雙石嶺村這幾天特彆的熱鬨,雖然這幾天的連著下小雨,也阻擋不了村民的喜慶之色。
一大早,梅英嬸便從菜地裡拔了滿滿一筐青菜往家裡趕,梅英嬸家住村東頭,經過一隊隊長家時,便走上前去,開心的說:"雅娟,在家嗎?"
不一會,屋裡頭傳出隊長媳婦雅娟的聲音:"來了!來了!是梅英嬸呀?來了!"
梅英嬸利落的把菜籃子放在大門木墩邊,推門朗聲說:"雅娟慢點,不急,慢點哈!"
雙石嶺村大多的村民的房子都是院子式的,因為地理位置在西南部,又是兩省之間的交界處,前後都靠山,以前的房子都是一個姓氏,一大踏屋,村上大姓的(即是姓氏人數眾多的姓),單是大屋就有幾踏。外麵全是兩米多高的圍牆,裡麵則是幾踏屋。
大姓的一般都是三踏屋或四踏屋,麵積大的有幾萬平方米,人數多的會有四五百人左右,每踏屋都都會有一個大門入口,大門口都會裝飾的很豪華,有派頭,有講究,大門口也即是大廳,大廳的大門都是用非常厚實的木板拚成,兩扇大木板一關,就儼然成一副嚴實的牆。大廳的大門每天都有專人看管開門和關門,看門的以前也是一份美差!
大廳的兩邊便是按宗族譜裡的排行,依次分屋居住,每間房前都有飄出的長屋簷,屋簷下便是長廊,延伸至每踏大屋。下雨天,在幾百間屋外走動,雨水都不會沾濕衣服的。大廳的兩邊房屋儘頭都有一扇側門,也稱小門或透氣門。除此外,三個門,整幾踏大屋便沒有門可出入。
站在大廳抬頭望,便可依次的看到二踏廳,三踏廳,直至頂廳。大多都是依山建造,大廳是比二踏廳地勢低些,二踏廳又會比三踏廳低些,以此類推,頂廳是地勢最高的大廳。
大廳兩邊的房屋也是間數最多的,二踏廳和三踏廳兩邊的房屋差不多,頂廳的房屋一般後麵靠山勢了,兩邊的房屋自然會少很多,兩邊住的也是家族裡輩分排行最高的,長子嫡孫居住的地方大多是在頂廳兩邊。
大廳與二踏廳中間有著寬闊的曬穀場,曬穀場兩邊便是夥房,即是現在的廚房,廚房的屋簷相對大廳兩邊的房屋簷會低很多,屋簷下也有寬闊的長廊,所以哪怕廚房不小心著火,也是隻燒廚房,和兩邊的房屋沒有半點牽連。防火措施做得非常合理,安全係數非常高,廚房與大廳兩邊的房屋走廊間是嚴禁堆放柴草的,這是每個住在大踏屋裡的人從出生到死亡都銘記的宗訓。
每個曬穀場兩邊角都有一口手握井,雙石嶺村依山傍水,水源充足,手握井很輕鬆便可以壓上水。
雙石嶺村最大的姓氏便是姓黎,最大的屋便是四踏大屋,大屋一共有九個大曬穀場,大廳和二踏廳各有三個大曬穀場,都有六排廚房或雜物間,三踏廳有兩個曬穀場,有四排廚房或雜物間,頂廳一般都是所有踏屋不變的架構,隻有一個曬穀場,也俗稱天井,天井兩邊也是廚房或雜物間,所有踏屋的豎排房屋數(即是廚房或雜物間的數量大多相同)。
頂廳兩邊各有一間房間,稍比其他房間大些,一般是宗族裡的紅白事議事的辦理處。住在踏屋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況是沒人在這沒門的房屋走動,那也是一種無形的規矩。
所有的踏屋都是一踏比一踏高,大廳和二踏廳,三踏廳直至頂廳都是直線的,每踏廳都有台階,都是單數台階,單數台階為陽,活人要走陽道,所以踏廳的台階數級數為單數。
這些台階兩邊會斜放橫磚拚排鋪有一條坡道,也叫垂帶石,這些台階和垂帶石,是住踏屋小孩歡樂時光的遊樂場。啟蒙數數便是數台階開始的,踏屋的垂帶時越光滑,這一批的小孩就越調皮可愛,所以很多族裡麵的老人很喜歡的一個閒坐的地方,便是大廳旁的兩個大木墩,看著家族裡的孩童玩耍,有的在數台階數,有的奔跳著上下台階的,有的在垂帶石上玩滑滑梯的,有的在曬穀場上玩各種遊戲的……一幅天倫之樂的畫麵便栩栩如生的呈現在眼前。
台階在大的塌屋裡是很常見的,但是有垂帶石的台階,隻有廳前才有,因此,每當站在大踏屋前,抬手望向頂廳,一踏一踏的大踏屋,立馬讓人感到肅目。
仰視氣勢磅礴的大踏屋,震撼感油然而生。越往大廳走,一種步步高升的喜悅感便會填滿心腔,感慨建築大師的能工巧匠和族人的團結力量。
聽老一輩的說,當時建造這樣的大踏屋,一是為了防止山上的猛獸,二是為了不讓土匪欺負,祖祖輩輩在這住了這麼久,踏屋的每個角落都值得回憶!
近幾年來,大多的村民都陸續的搬了出來,在村裡建起了房屋,但大多的房子還都是院子式的。
一隊隊長家也是前兩年在村東頭地勢高些的靠山邊建起了房屋,也是同村上大多數新建房一樣是院子式的。
此時,隊長媳婦聞聲正從屋裡走下天井,再從天井踏上門廊來到大門前,還邊走邊說:"梅英嬸,進屋來坐呀!進屋來坐會嘛!"
梅英嬸爽朗的笑著說:"不了不了,腳上有泥呐!我剛從菜地裡回來,摘了一大筐菜,下雨天的,順便給你帶些來,免得你挺著個大肚子,不方便去地裡。"梅英嬸說完,哈哈的笑了起來,蹲下身就從菜籃子裡拿了一大捆青菜放在門邊上。
雅娟也剛好拉開門出來,笑容滿臉的對梅英嬸說:"這些時間您總是拿菜給我,我都不知怎樣感謝您了!"邊說邊示意梅英嬸坐,自己也慢慢的一手扶著大門柱,一手扶著大肚子,慢慢的坐在門墩上。
梅英神爽朗的笑聲又再響起,開心的說:"二柱家兒子今天滿三了,剛摘完菜回來路上,我已看見村上有好幾家人往他家送柴了,我想等下也送過去。"
喜歡天降福女之沐汐請安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降福女之沐汐請安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