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京城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隨處可見商販的叫賣聲,百姓皆是歡聲笑語的逛著集市。
突然聽到官兵的清場聲“都讓一下,陛下有旨,賢王、左丞相楊林和先帝柔貴妃楊氏謀害先帝,逼宮謀反,將於今日午時在午門斬首,斬首前將於京城街道遊街一個時辰,閒雜人等速速讓開。”
隨即便看到官兵押著三輛囚車在街上行走。
對於賢王等人謀反一事,他們不少人昨天在城門處就看到了告示。
也知道今天有人要在午門斬首,現在被他們看到了。
有些脾氣急瞬間便破口大罵“現在太平的日子多好,都官至丞相了,還有那賢王,身為皇子,竟然膽大弑君,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是啊,先帝爺那麼好,好幾次因為百姓收成不好,先帝體恤我們,減免了賦稅,才讓我們的日子不難麼過,這些當大官的竟然還想著殺他,真是造孽。”
說著,人群中有人將手裡的爛菜葉,臭雞蛋紛紛往囚車砸去,若不是刑部尚書雷天明出聲阻止,他們恐怕等不到午門斬首就死在了百姓的憤怒中。
此時一處名叫染月閣的胭脂鋪門前,一抹身穿藕粉色襦裙的倩影正好看見這一幕,精致的圓臉上透露著不解之色,本本分分不好嘛。
非得去爭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最後把性命都丟了。
“小姐,你在想什麼?”丫鬟問道。
“沒什麼,我們出來夠久了,該買的東西也買了,若是再不回去,母親該擔心了。”女子聲音嬌軟的說道。
“是,小姐,您如今已經十五,已經及笄了,況且小姐長得這麼美,可要小心被不懷好意的人盯上了。”丫鬟調皮說道。
“就你嘴貧,還不快走。”女子笑道,隨後主仆二人便上了馬車往城南去了。
很快午時便快到了,午門前行刑場外聚集了很多看熱鬨的百姓。
賢王劉思遠、左丞相楊林、柔貴妃三人手被捆在身後,三人身上也因為剛才遊街亂糟糟的。
背後都立著一塊木牌,跪在刑場上,身後是等會行刑的劊子手,賢王和楊林現在都麵如死灰。
而曾經的柔貴妃此刻依然傻笑著,隻是身上被捆著讓她不舒服,身子在微微掙紮,被劊子手嗬斥便不敢動了。
午時一到,監斬官將令牌一丟便下令行刑,劊子手便仰頭喝下一口酒。
然後吐在刀刃上,抽出他們身後的木牌,舉起刀就砍了下去。
砍頭的瞬間圍觀的百姓都閉上了自己的眼睛不敢看,至此,三個謀反的人便被繩之以法,往後大淵便少了三個禍害國家的人。
處置賢王等人後,劉冬陽的帝王生涯才算真正步入正軌。
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朝堂中,閒暇之餘,他也常常抽出時間陪伴太後,因此太後在先帝走後也不算太孤單。
在朝政不是太忙的時候,劉冬陽也會微服出宮去往京城附近幾處城鎮考察。
督察地方官員是否陽奉陰違,碰到不為百姓辦實事,濫竽充數的官員,他們就將他們降職或摘了他們的官職。
更換更有能力的官員,因此大家都得提著腦袋為百姓辦事,生怕一個不察頭上烏紗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