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來到申時一刻。
張氏帶著村裡的嬸子們一起生火,小子們和小姑娘都去撿柴火,後生們在司伯言的帶領下一起去砍附近的枯樹,大部分的都用來當柴燒。
一百來號人建立了十來個火堆。
一是防著野獸,而是也好取暖。
這天進入九月一下就冷了起來。
李大山跟著司伯言一起發現了一條小河,裡麵還有清澈的河水,漢子們都跟著去打水,另外把水囊灌得滿滿的,又要收拾包袱。
還要給牲口喂草料。
喂了驢子和騾子後,獵戶韓大叔說去獵些野味來給大家嘗嘗,於是嘩啦啦的去了一大堆人。
而司九月最喜歡燒火的活兒。坐在火邊一是暖和,二是這燒火還是需要技術的。
剛開始引火的時候最好是用乾草或者毛竹葉子,然後在慢慢地加乾枯的竹子,踩扁後再放入火灶裡,等火起來了再一點點加入硬柴。
至於火星子等多了後可以掏在旁邊,把土豆子埋進去慢慢烤。
一番忙碌下來半個時辰都過去了。
而村裡唯一的兩個獵戶也是厲害,竟然真的打到一頭兩百斤重的野豬。
墨淵和雲宴也跟著一起去,他們隻在旁邊出了很少的力氣,讓村裡的小子和漢子們一起圍堵野豬,這一下讓村裡人臉上頓時露出了幾分笑顏。
好似把昨天的傷痛減輕了些。
獵戶把野豬肉收拾出來,司九月一家子分得是最多的。
吃完飯後見天還沒黑,大家又繼續起來趕路。
但是這一次就好很多了,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該挑擔子的就挑擔子,敢趕著驢車的就好好趕著,老人們把孩子數量清點了又清點。
整個隊伍一共有六輛車,有三輛驢車,三輛騾車,看起來聲勢浩大,每次有其他逃荒的想打他們的主意,後生們則是把長刀亮出來。
嚇得其他人不敢造次。
司九月帶著趙家村的人在最後翻過一個山頭的時候天終於黑了下來。
司北書帶著後生去找可以過夜的地方。
找到後便帶著其他人都過去收拾東西。
先得把草地上的樹枝什麼的清理出來,再規劃好位置,十個人為一個隊伍,保證有老有小,有年輕的勞動力,有些其他村的人看著他們帶著糧食。
都想過來買一些。
但是他們又不敢靠近,隻是眼巴巴地看著。
司九月早就說過任何人買糧食都不賣。
之前因為蝗災和天旱的原因,大吳的糧食大麵積失收,現在幾乎把糧食炒到了和肉一個價錢,賣給彆人自己再想種出來可就難了。
其他村的人就沒趙家村的人這麼好命,他們帶的糧食要麼被搶了,要麼沒有逃荒的經驗,每頓都吃的飽飽的,以為可以一邊逃荒一邊問當地人要飯。
誰能想到當地人也都和他們一樣早就一村一村的逃荒去了。
沒過幾日的功夫,路上遇見的其他村的人都已經餓得走不動路。
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倒下去。
趙家村的人卻一點也不敢心善,他們自己都靠彆人護著,哪裡有多餘的功夫去照料彆人,況且還是陌生人,自己一個村的也就罷了。
司九月看著其他逃荒的流民餓死了許多,但是她也知道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於是讓老爹再三給趙家村的人洗腦,堅決不能管。
如果這個時候心軟幫了一個,就會像現代人在公園裡麵喂鴿子一樣,喂了一隻鴿子,很快一大群鴿子都圍上來,如果你不給。
他們會直接上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