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的下一次醫療援助之旅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他積極與各大醫療企業溝通,爭取到了更多先進且輕便的醫療設備讚助,這些設備專門針對偏遠地區常見的心臟病類型設計,能夠大大提高診斷和治療的效率。同時,他在醫院內部及周邊醫科院校發起了新一輪的誌願者招募,這次招募吸引了眾多年輕才俊的目光。
在眾多報名者中,有一位剛畢業不久的醫科大學生叫陳峰,他成績優異且對公益醫療充滿熱情。陳峰在麵試中說道“林宇醫生的事跡一直激勵著我,我渴望像他一樣,用自己的知識去改變偏遠地區患者的命運。”經過嚴格篩選,陳峰與其他二十餘名經驗豐富的醫生和護士組成了新的醫療援助團隊。
此次援助目的地是一個地處深山老林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據當地的資料顯示,該地區人口約為八千,而近五年來因心臟病去世的人數就高達六十餘人,且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後從未接受過正規的心臟檢查與治療。由於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許多患者在病情發作時根本無法及時送往外界大醫院救治。
醫療團隊曆經艱難險阻抵達該地區後,發現這裡的醫療條件比想象中更為惡劣。當地唯一的診所隻有簡單的聽診器、血壓計等基礎設備,連基本的心電圖機都沒有。林宇迅速組織團隊成員搭建臨時醫療站,將帶來的設備安置妥當。
他們首先開展了大規模的義診活動,在為期三天的義診中,共接待了近千名村民。檢查結果令人揪心,其中患有不同程度心臟病的村民多達一百五十餘人,有三十多位患者情況較為嚴重,需要儘快手術。
在這些患者中,有一位名叫岩罕的中年男子,他是家中的頂梁柱。岩罕長期感到胸悶氣短,但因當地醫療條件限製,一直不知自己患有嚴重的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瓣膜已經嚴重受損,心臟功能衰退近百分之四十。若不及時手術,他可能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林宇決定為岩罕實施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然而,手術麵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麵,當地沒有專業的心臟手術無影燈,隻能依靠團隊帶來的便攜式強光燈照明,這對手術視野的清晰度有一定影響;另一方麵,岩罕長期生活在山區,身體對麻醉藥物的耐受性與平原地區居民有所不同,這需要麻醉師精確控製麻醉劑量。
林宇憑借多年經驗,在有限的照明條件下,小心翼翼地打開岩罕的胸腔。他發現岩罕的心臟瓣膜病變程度比預想中還要嚴重,瓣膜鈣化且粘連嚴重,幾乎完全阻塞了血液流通通道。林宇小心地切除病變瓣膜,選用了適合岩罕身體狀況的人工生物瓣膜進行置換。手術過程中,他的手穩如泰山,每一個縫合動作都精準無誤。經過近五個小時的緊張手術,岩罕的心臟瓣膜成功置換。術後,岩罕被安排在專門的監護區域,醫療團隊安排專人24小時輪流看護,密切監測他的生命體征。
在後續的援助工作中,醫療團隊為其他患者陸續開展了手術和治療。他們還舉辦了多場健康知識講座,向村民們普及心臟病預防、日常保健等知識。據統計,參加講座的村民超過五百人次,村民們對心臟病的認知度有了顯著提高。
同時,醫療團隊注重對當地醫療人員的培養。他們采用一對一的帶教模式,讓當地的醫生和護士全程參與到患者的診療過程中。經過一個半月的培訓,當地有五名醫生和三名護士能夠獨立進行常見心臟病的初步診斷和基本治療,這為當地醫療事業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當醫療團隊即將離開時,岩罕帶著家人前來送行。他激動地說“感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還能繼續照顧家人。”村民們紛紛送上自家種植的特色農產品表達感激之情。林宇看著這些質樸的村民,心中滿是欣慰。
回到醫院後,林宇將這次援助經曆再次整理成詳細的資料,分享給更多同行。他還與陳峰等年輕醫生深入交流,鼓勵他們將公益醫療的精神傳承下去。陳峰深受啟發,他決定在醫院成立一個公益醫療社團,吸引更多年輕醫生參與到偏遠地區的醫療援助事業中。在陳峰的努力下,社團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吸引了五十餘名成員,他們紛紛表示希望能在未來的醫療援助行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林宇知道,通過不斷地拓展援助範圍和傳承公益精神,他們能夠為更多偏遠地區的患者帶去希望,讓健康的曙光灑遍每一個角落。
喜歡重生之商娛巔峰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之商娛巔峰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