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瑋棕跟範秀敏的相識,確實是因為張巧珍的緣故。
四年前他在廣州讀大三。
張巧珍在廣州打工,範秀敏讀的是幼師。
有一次她約幾個老鄉聚聚,特彆介紹了自己的好姐妹範秀敏,請大家多多關照。
她還特彆拜托了姚瑋棕。
姚瑋棕這個人雖然家境優渥,但性格溫和,各種朋友都聊得來。
他也沒想太多,隻是覺得都是老鄉,都在外地,那多交個朋友也沒什麼關係。
張巧珍還張羅著兩人互相交換了聯係方式。
第一次見麵,範秀敏就對姚瑋棕有了好感。
姚瑋棕不論是長相還是氣度,哪哪都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樣子。
但姚瑋棕忙於學業,也很明顯對她沒那意思。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姚瑋棕跟範秀敏兩人也還停留在微信上的聯係。
後來姚瑋棕決定畢業後回家。
在畢業典禮上,張巧珍也帶著範秀敏去了。
知道他畢業後就要回平來縣,範秀敏就說自己也馬上要畢業,她已經在找縣裡的幼兒園,很快就能定下來。
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她沒有麵試上縣裡的幼兒園。
那時候都已經回到家裡了,範秀敏著急,她父母更是急的不得了。
他們一輩子在農村,老實巴交了一輩子,也沒有什麼人脈關係。
彆說是縣裡的,就算是鎮上的幼兒園,那也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
現在這個社會,好的工作那都是有主的,不知道多少人盯著。
但彆人能想辦法,範秀敏家卻連個想辦法的門路都沒有。
張巧珍知道後就叫她去找找姚瑋棕看看。
範秀敏開始真的拉不下那個麵子。
之前她都說的好好地自己能很快定下縣裡的幼兒園。
這會子沒成,要她去找姚瑋棕,她真的是覺得很難堪。
巧珍看出她的猶豫,就告訴她你再拖著說不定鎮裡的都沒希望了。
範秀敏沒辦法,父母辛苦讓自己上大學,自己畢業了工作都定不下來還要讓父母著急。
於是就鼓起勇氣去找了姚瑋棕。
姚瑋棕隻是稍加運作,就幫範秀敏在她鎮上的幼兒園找了個機會。
等到一切確定好時,那都已經學期過半了。
不過能定下來就已經不錯了。
等過年張巧珍跟男朋友都在的時候,範秀敏特意挑了個時間,請姚瑋棕吃飯,作為正式的答謝。
本來姚瑋棕也不需要,但張巧珍又特意過來遊說。
他也就答應了。
而這也是在姚瑋棕畢業典禮後範秀敏第一次見他。
這一見就產生了難以遏製的情感。
這被巧珍看出來了。
她告訴範秀敏,姚瑋棕這樣各方麵條件都上佳的人,光等著是沒用的。
而範秀敏現在在家工作,本來就近水樓台。
女生要主動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且看他願意幫忙找工作那事,說不定也不是沒有機會。
努力努力,相處的多了自然就熟悉了。
範秀敏經過自己工作的事情之後也是認清了一個現實。
自己再這麼不諳世事天真無邪,機會可不會等人。
之後範秀敏就時不時會找姚瑋棕聊天。
但奈何姚瑋棕平時真的太忙,兩人也沒有很多見麵的機會。
兩人就是這麼不溫不火的,既不陌生也不熟悉。
姚瑋棕不愧他老姚家的鐘靈毓秀,他一回來就成了各路人馬想要搭上的對象。
等他在家一年多,事業也穩定了,姚父姚母也開始過問了。
雖說他們不催,但也是委婉地說年齡到了,不催他馬上成家,但至少要先相處著,處個一兩年才知道人品,後麵再結婚就順理成章。
但姚瑋棕自來主意正。
他就跟父母說等事業再穩定一些再打算。
當範秀敏試探地向姚瑋棕表明自己的心意時,姚瑋棕也是這麼說的。
自己這幾年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事業上,其他彆的還沒有想法。
這後麵又是張巧珍幫了忙。
前年過年的時候,範秀敏備好了一些家裡做的年貨。
托張巧珍幫送到了家裡。
張巧珍這人嘴巴子會來事,能討長輩歡心。
她去拜候林素秋,稍微提了一下姚瑋棕幫了自己的一個朋友定下鎮裡幼兒園的事。
說這是人家父母特意準備的。
直接送到姚瑋棕手上他肯定又不收。
隻好托自己送來。
山裡的人,都是淳樸懂感恩的。
林素秋聽張巧珍這意思,自己兒子幫的那個女孩子還是跟他很熟的。
以前在廣州上學的時候就認識了。
現在都在家裡發展,兩人也還繼續有聯係。
而且他還幫這個女孩搞定了工作的事情。
再看人家為感謝準備的東西,那一看也是用了心的。
市麵上有錢可也買不到。
這個時代,山野土味的東西更受人追捧。
林素秋記下這事。
等姚瑋棕回來,就跟他說了張巧珍過來送年禮的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還說她是幫上次你幫過的那家人父母來感謝的。
姚瑋棕隻是很淡定的說就是一件小事,奈何人家這麼客氣。
林素秋對這些倒不是最上心,她試探著說那個女孩子你們在廣州就認識的。
張巧珍還把她家裡的情況說了個周全。
但姚瑋棕始終是淡淡的,並說自己會準備回禮。
林素秋也就適可而止。
後來林素秋有一次回祖宅,見到了張巧珍身邊的女孩子。
張巧珍就說這是自己外婆家那邊的好姐妹。
也就是姚瑋棕幫過的那個女孩子。
碰巧今天也過來了,特意來拜候一下。
林素秋就見這女孩長得溫溫柔柔,說話細聲細語,言談舉止間讓人舒心,就知道這個應該是經常跟家中長輩一起生活的。
乖巧聽話。
張巧珍外婆那地方的女孩子口碑都還不錯,林素秋這一輩的人也都知道。
林素秋對這女孩印象還不錯,也就聊得多了些。
越聊就越有一個想法。
當她聽到範秀敏在讀書的時候也經常會跟姚瑋棕聯係,還參加了他的畢業典禮,這就愈發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