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煌市計生表彰大會上,經驗交流發言人的發言稿印發給所有參會人員,秦洲的發言稿便是王亦平幫他寫的並和秦洲多次討論的那一份,而且王亦平還幫秦洲改了好幾稿。
王亦平自覺得秦洲的這份發言稿是最好的,所以,在局務會議研究計生表彰大會議題時,王亦平強烈建議秦洲排在最後一位交流發言,目的就是為了彰顯這份發言稿的高人一籌,能以絕對優勢壓倒前麵兩位發言人,以便更有理由向秦洲邀功。
表彰大會上,前麵的兩位交流發言人聲色俱有、繪聲繪色地展示自己是如何敲計生對象的房子,如何搞群帶關係抓人辦學習班等高壓和強製措施。
這次表彰大會和以往一個樣,仿佛是一種固定的模式,那些作為交流發言的人,他們在台上所展現出的風格幾乎如出一轍,毫無新意可言。而在台下的與會者們,也隻是以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來對待會議。有的人看似專注地聆聽著台上的發言,但實際上他們的心思早已飛到九霄雲外;而有的人則隻是漫不經心、虛心假意地瀏覽著手中的發言稿子。整個會場彌漫著一股沉悶而又陳舊的氣息,就如同那已經被重複過無數次的表彰大會一般,令人感到索然無味。
大家就這樣靜靜地坐著,默默地忍受著時間的流逝。偶爾有人會因為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無聊的氣氛而發出一聲輕歎或者輕微的咳嗽聲,但這絲毫不能改變整個場麵的尷尬與無趣。每個人都顯得有些無精打采,眼神遊離不定,似乎對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都提不起半點興趣。
然後,當每一位交流發言人結束自己的演講時,場下便會響起一陣稀稀拉拉的掌聲,這些掌聲聽起來既不熱烈也不真誠,更像是出於禮貌性的讚賞,它們短暫地打破了會場原有的寂靜,但很快的又被新的沉默所取代。
這種會場氣氛,讓王亦平洋洋得意,他滿懷期待秦洲最後一個精彩的交流發言,他滿懷期待台下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然而,當秦洲上台發言時,他丟掉了王亦平那份己印發給所有與會人員的,很接計生工作地氣的稿子,儼然開始唱反調,把自己已經背的滾瓜爛熟的稿子,結合前兩位發言人所交流的粗暴的工作方法的例子,義正言辭、聲色俱厲地批判那些嚴重脫離群眾、嚴重傷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台下的人員大家聽了都很吃驚,也很生氣,覺得秦洲十分的魯莽與荒唐,認為秦洲這次計生不敲一房一瓦隻是運氣好,對秦洲所說的既要與群眾保持魚水之情,又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認真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表示不切實際,根本不可能,甚至還有點荒唐,特彆是對秦洲交流發言中批判那些簡單粗暴的工作方法,稱之為與古代的土匪沒什麼區彆的說法很是氣憤。
本來會場還比較安靜,而當秦洲慷慨激昂作交流發言時,台下的人有的"義憤填膺"似罵秦洲胡扯,唱反調,亂彈琴,有的竊竊私議秦洲膽子大,敢在那麼多領導和大眾之下大放闕詞,有的交頭接耳說秦洲出風頭。
這時的會場有點混亂。
市委書記看到會場有點亂,便把話筒移到自己的麵前,拍了拍話筒,咳了一聲。
王亦平為秦洲捏一把汗,他和大部分人一樣,都認為秦洲那不切實際的甚至是不著邊際的交流發言有點興風作浪,擾亂會場,可能要挨批了。
然而,市委書記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市委書記作為高層領導,他早有耳聞計生工作的艱難又粗暴,也清楚計生工作嚴重影響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但因為計生工作的"一票否決",導致不管哪一級哪一單位哪一部門哪一人,都必須采取粗暴的方式才能推進與完成,他多麼希望有人能出其不意的不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就能圓滿完成任務的,秦洲做到了。所以,市委書記大加讚賞秦洲的交流發言,把秦洲的工作方式方法稱之為最為接地氣、最切合實際、最符合老百姓意願、最能體現黨和政府本色的科學工作法,號召全市黨員乾部要向秦洲學習,同時,要求把秦洲的交流材料以市"兩辦"名義印發給各單位學習。
市委書記話音剛落,台下報以熱烈的掌聲。
市委書記對秦洲的大加讚賞,讓王亦平心裡不是滋味,他該高興嗎?說不清楚,因為秦洲的交流發言稿不用王亦平的,王亦平無功;不高興嗎?也說不清楚,秦洲是他推出去的,他不就是為了秦洲的交流發言能獲得領導的肯定和熱烈的掌聲。
此後,秦洲自然而然地先後被推到羌州市及河西省計生表彰大會上去交流發言,因為,上麵所有的領導都喜歡像秦洲這樣不破一磚一瓦,以思想工作為主就能完成計生工作的典範,雖然一線計生工作者們都認為秦洲的工作方法是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
而王亦平也像經紀人跟著明星一樣跟著秦洲,配合和協助秦洲完成羌州市和省裡表彰大會的交流發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等好事當然有主客觀因素,自然也少不了王亦平自己的爭取,所以,王亦平在此期間與秦洲有了更多接觸,關係也越來越密切。
秦洲雖然對這個計生先進和交流發言不什麼欣賞,用他自己的話說"沒什麼快感",但他覺得王亦平很忠懇,便把王亦平當作好朋友。
然而,讓王亦平想不到的是,二十幾年後自己最終會死在秦洲手裡。這當然是後話。
讓王亦平想不到的還有,秦洲的進步比王亦平想像的快,比王亦平與他父親為自己規劃的那個理想化的提拔節點還要快的多。這也是後話。
秦洲在全省計生工作表彰大會上作交流發言,省勘研院院長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院長把情況以院簡報方式向部裡報告,部長十分高興,當即在簡報上批示:"是金子,放在哪裡都會發光。印發部及所有直屬單位,組織學習。"
秦洲大學畢業才一年多,受到部領導的多次表揚,並被樹立為了典型,在整個部也是少有的。
同時,秦洲在全省計生工作表彰大會上的精彩發言,又被團省委書記孫家平看中,想把秦洲調到團省委。
調進團省委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秦洲卻沒有去。
秦洲自然婉言謝絕孫家平的好意了。
當孫家平得知秦洲是國家部委下派到河西基層來鍛煉的,便說了一句“難怪水平就是不一樣”。孫家平因為調不來秦洲感到十分的惋惜,但他也深知,部的層次比團省委層次要高很多,秦洲自然不可能去。
不過,孫家平還是很看重秦洲的,後來秦洲還是被聘為省團校的客座講師及團省委講師團的講師。
世上很多的巧合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這時的團省委書記是正廳,而秦州不過是一個一般乾部,若乾年後,秦洲在職位上與孫家平平起平坐,秦洲比孫家平還稍微高一點,秦洲是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家平是副省長,而且兩個人還成為統一戰河上並駕齊驅的相互支持者。這還是後話。
從此,秦洲步入了共青團序列。
因為有了這些頭銜,秦洲被越級提拔任勘研所團委書記,正科。
秦洲團委的工作也是搞得轟轟烈烈,紅紅火火,他把共青團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團體機構搞的有聲有色,還被評為全省的先進。團省委書記還在表彰大會上特地點名表揚秦洲說“這才是優秀的共產黨後備乾部。”
兩年後,他調任勘研院團委副書記,副處。
部裡下派去基層鍛煉的大學生,一般都是滿三年回部裡後,再提個副科,而秦洲三年多一點的時間回部裡時已是副處,很高,也為他此後的快速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官場三十年精品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官場三十年精品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