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團預定戰場在王橋和榆樹坡,隻是一個大致的劃分。
聽起來一個團守兩個地方,似乎兵力太過充足。
實際上,這兩個地方並非什麼交通要道。
並不是把特戰團一分為二,一半在王橋;一半在榆樹坡,鬼子就跑不了的。
這一帶地形以丘陵為主,還有一些平地。
整個襄垣地形,丘陵和平地占了三分之二。
四處無險可守。到處都是開闊地。
從哪裡都能跑。
這造成的問題就是特戰團的戰線長達5公裡。
甚至還不止5公裡,因為3團還沒有趕到,而襄垣的敵人想逃跑的話,也有可能走3團的預定防線。
隻要繞遠一點即可。
所以,特戰團還需要分出一部分人,監視襄垣南側。
至於鬼子會不會往西側逃跑,這個顧不上了。
寄希望於敵人不想繞那麼遠吧。
特戰團本來人數就比較少,大約2500人。
比1到6團平均人數少了一半還多。
又分出6個狙擊小組,這就又少了1101novel.com人。
這裡的狙擊小組不是指的一個開槍的,一個說話的倆人組合。
而是10支這樣的組合,每個小組共101novel.com人。
如果平均把特戰團的人分布在戰線上,也得平均兩米多一個人。
況且這還是把醫務兵、通訊兵、炊事員等非戰鬥人員都算上的結果。
以三道防線來計算的話,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在10米以上。
那麼陣地就隻能十米一個人來布置嗎?
當然不是的。
隻要形成交叉火力,確保沒有盲區就可以。
每個小陣地可以隻有兩三個人防守。
有的陣地之間間隔在300米以上。
兩個火力點之間間隔300米,你如果要通過的話,離火力點最遠也隻有150米。
這個距離對於特戰團來說,雖然也不能說百發百中,百發七十中還是能做到的。
畢竟這是特戰團,戰士們的單兵作戰能力比較強。
另外防線還需要形成層次,分成幾道防線。
不能突破一點就全線崩潰。
最好的防線是到處都有希望,又到處都出不去。
比如給你留下一塊開闊地,一個人防守都沒有。
你如果進去了,炮彈緊跟著就落下來。
當你明白為什麼那地方沒人的時候,已經晚了。
這次就想在王橋留下這麼一塊地方。
王橋南側有一塊平地,平地的南側地勢高一些。
特戰團就留出這塊平地,讓鬼子來鑽。
而在南側建立阻擊陣地。
但是鬼子也不傻,早就知道我軍有重炮,還往這種地方跑,那不是找死嗎?
這一塊兒地方成了自然的無人區,誰都不進去。
對於特戰團來說,這塊地方鬼子是不是進去無所謂。
鬼子進去了,就撿個大便宜,進去多少鬼子就炸死多少;
鬼子不進去,也不損失什麼。
特戰團巴不得鬼子在這片區域前猶豫不停,最好猶豫到1至4團趕到。
而且,這一大塊地方你不敢進,我軍就可以少在這裡布置些兵力。
特戰團是悄悄地趕到這裡的。儘量讓鬼子晚發現一些。
到達預定戰場後,就地構築工事,挖防炮洞、挖壕溝、找狙擊點。
經過猛虎大演習之後,各團在挖壕溝上也比較講究。
壕溝不能挖成直的,要有拐彎。
而且不能是圓角轉彎,而應該直角或者銳角轉彎。
這是經過實戰檢驗的。
如果是直的,基本沒有拐彎,迫擊炮炮彈落在外麵還好;如果恰好落在壕溝裡麵,傷害反而更大。
如果有圓角轉彎會好一些,但是傷害也比平地大。
衝擊波會沿著壕溝跑。
如果是直角轉彎或者銳角轉彎,那就好多了,傷害明顯比壕溝外麵小。
哪怕隻經過了一個直角轉彎都沒事。
這些都是演習中炸死了無數頭豬才總結出來的經驗。
簡單的一項“挖壕溝”工作,也是一個技術活,需要經過培訓才行。
鑒於兵力相對不足,特戰團並沒有急著進攻。
他們的原則是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依舊不動。
隻要守住防線,防止敵人逃跑就達到了目的。
圍殲鬼子是1到6團該乾的活。
連應該剪斷的電話線都沒剪,儘量拖延鬼子發現被圍的時間。
當然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
數萬人馬的調動,隱瞞不了多久。
鬼子的偵察兵不是瞎子和聾子。
隻有特戰團先行趕到這件事鬼子還不知道。
王橋再往西南幾裡遠,就是五陽。
這裡更是224聯隊逃跑的合適路線,比榆樹坡還重要。
因此特戰團在這裡放了101novel.com0人。
在特戰團到達預定戰場後一小時,224聯隊發現了特戰團。
開始也沒想著逃跑。
獨立旅雖然聲名在外,卻也不至於讓鬼子望風而逃。
224聯隊隻是想打通交通線,使自己能持續獲得補給和援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隨時留有退路而已。
於是近藤新八派了一個大隊,大隊長哲幾鬆四。
哲幾鬆四接受能力也比較強,一看地形就想到了,不能把鬼子聚集在一起。
在我方陣地前一大片開闊地,沒有村莊,沒有平民。
如果大批鬼子進到這個地方,準挨炮轟。
但又不能上去幾個,死光了再上去幾個,這又成了添油戰術。
於是它就想到了土工作業,挖著壕溝接近我軍。
等離我軍近了,混戰在一起,我軍的炮火優勢就不存在了。
就能發揮它們近戰優勢了。
其實近戰優勢也不在鬼子方麵,我軍的步槍射速快,而且穿有防彈衣。
在格鬥方麵又麵對的是以單兵能力見長的特戰團。
往往火力弱小的一方,經常采用近戰、夜戰來縮小裝備上的差距。
曆史上,從抗戰到半島,我軍一直采用這種戰術。
因為那時,我軍裝備差,火力差。
但到了對南方小國的自衛反擊戰時,就不是這樣了。
那就是千百門大炮猛轟了!
戰術要和自己的裝備相適應。
鬼子也是這樣,現在鬼子裝備處於弱勢一方,就采取了接近我軍、形成混戰的方法。
殺鬼子容易嗎?
顯然是不容易的。
哪怕有了係統,也沒那麼容易。
鬼子也會隨機應變,它們也長了腦子。
但是哲幾鬆四還是忽略了一個問題
土工作業時,我軍會放著猛烈的炮火不用,讓它安心地挖戰壕嗎?
顯然是不會的!
“黃桑,你的部隊戰壕的挖,前進500米,我大膏藥蝗軍的曲射炮的行,哈齊路的炸。”
哲幾鬆四操著半生不熟的華夏語說道。
儘管語法的不對,黃大汪還是聽明白了哲幾鬆四的意思。
“哈衣。”
黃大汪無精打采地答道。
“請蝗軍炮火掩護!”
“放心地給!”
黃大汪心裡想道“還拿我們當槍使,以為還像一年前?”
“取個名字叫什麼哲幾鬆四,那不就是‘著急送死’嘛!你這老小子今天要是不死,都對不起你爹給取的這好名字!”
心裡雖然這麼想,但行動上不敢怠慢。
“弟兄們,走了,乾點活,挖戰壕!”
“走了,走了。”黃鞋軍們沒吃飽飯一樣附和著。
一個個是歪戴帽子反穿鞋,倒拖鐵鏟裝大爺。
“都機靈點,對麵的槍法可是不賴,彆露頭!
到前邊前要滾過去,彆聚堆!
乾活也彆那麼賣力,大夥兒要學會看起來熱火朝天,實際上不出力。
形勢不對就跑,跑不了就改姓八。
咱們乾的壞事不多,到那邊死不了。”
黃大汪說得很快。
這些人裡麵就他懂點膏藥語;鬼子裡麵也隻有著急送死懂點華夏話。
說得又快,聲音又小,量哲幾鬆四也聽不懂,估計它還會以為黃桑正在催促黃鞋軍快點乾活。
更不用說還用了“改姓八”這種隱晦的說法了。
連黃鞋軍聽了都要反應個兩三秒。
“營長,快看,小鬼子在挖戰壕。”有戰士指著遠處向營長報告。
營長探出頭掃視了一眼,就縮了回來。
過五分鐘又掃視一眼。
接著就笑了
“讓他們挖吧,就這進度,挖到3團來了都到不了咱們跟前。
派幾個人盯著,其他人歇會兒。
吃點東西,彆吃太飽了。”
這時候哲幾鬆四也看著不太對勁
看趕來乾得挺熱鬨,塵土揚起老高,就是這進度慢得可憐。
“黃桑,乾活賣力,友好,雞肉的給;
不乾賣力,死啦死啦!”
又對手下說道“去幾個大膏藥蝗軍,一起乾。”
又滾過去幾頭鬼子,一起挖,這才有了一些進展。
確實是滾過去的,鬼子不敢站起來,從一個大土堆後,突然滾到剛挖了一半的戰壕裡,跟著一起挖。
黃鞋軍也不想這個時候就把鬼子得罪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