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李雲龍部建立解放區、推行機動防禦策略的同時,李雲龍得知了一個好消息
陳旅長攻克昔陽,以及之後清除偽軍、拔據點、打炮樓的戰鬥。係統都給李雲龍發放了一定量的金幣。
大約按減半發放的。也就是說,如果獨立旅做同樣的事,能得到兩萬金幣;由386旅做了,那就會發放一萬金幣。
小愛給出的解釋是當我軍自己的部隊,大多數裝備都是係統的;或者用的係統的技術生產的,那麼,這支部隊的戰績也會有大約一半計入李雲龍的戰績。
另外,小愛還特彆說明了一點先滿足初次殲滅一個旅團條件,再滿足初次殲滅一個師團的條件,所拿到的獎勵,和初次殲滅一個師團的獎勵是一樣多的。
隻不過是獎勵分兩次發放和一次性發放的區彆而已。
所以,李雲龍完全沒有必要先找旅團殲滅,領到獎勵後再找師團殲滅。
如此一來,李雲龍計劃了很久的成建製殲滅鬼子一個師團的計劃,可以開始實施了。
但在此之前,還有些事要做。
要先解決解放區的道路,和獨立旅後勤方麵的問題。
現代化的軍隊,在作戰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物資和裝備保障。
隻有保障到位,才能確保戰鬥的順利進行。
對後勤保障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用於後勤保障的人力,比前線戰鬥部隊更多。
在對優良道路條件的需求上,獨立旅大多是機械化部隊,將來還有可能建設重型合成團,這些部隊的機動能力特點是戰術機動能力非常強;戰略機動能力非常差。
在局部區域,幾公裡、幾十公裡範圍內,裝甲車比人腿跑得快。
人百米跑的速度也最多三十多公裡;而裝甲車可以開到五、六十公裡。
但在遠程機動時,在目前的道路條件下,徒步行走的步兵反而比裝甲部隊更快。
在將來道路條件改善後,步兵應該也有了直升機、運輸機等遠程投送手段,其戰略機動性仍然優於重裝甲部隊。
現在對獨立旅的裝甲部隊限製最大的就是道路條件。
如果建設幾條寬闊的公路,在沒有飛機的前提下,獨立旅的機械化部隊,可以達到和步兵相當的機動能力。
李雲龍還計劃再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
裝備自行車。
有了自行車,不管是載人還是載貨,都比靠兩條腿要快速、省力。
而且對道路的要求更低,不用擔心堵車。
哪怕鄉間小路也可以通行。甚至山路也可以推著走一走。
如果道路條件好一點,騎自行車比騎馬更好。
騎馬一天一般七八十公裡,偶爾可以一天一百多公裡;而騎自行車,每天一百公裡,連續四五天,不至於堅持不下來。
但是騎馬要給馬準備草料和糧食,這些也要占用相當大一部分運力。
而自行車,上點潤滑油,幾十輛裡麵帶一套補胎工具和材料即可。
這支部隊可以用來穿插、迂回、快速機動。
如果打襄垣的時候有自行車,特戰團就不需要先跑個馬拉鬆,再布置陣地了。
前提是得會騎,這個需要學幾天。
但這種部隊也有個缺點它的防護力要差一些,沒有裝甲防護;而且帶不了重武器。
最多帶一些無坐力炮和迫擊炮。
等將來有了直升機,可以考慮建幾支機動能力更強、作戰範圍更廣、戰力更強的空中突擊團。
現在隻能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