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中條山戰前態勢(二)_彆人亮劍,我亮導彈!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彆人亮劍,我亮導彈! > 第54章 中條山戰前態勢(二)

第54章 中條山戰前態勢(二)(1 / 2)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中條山的情況。

中條山位於晉省南部、黃河北岸,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橫廣170公裡,縱深50公裡,最高峰為海拔2321米的垣曲曆山舜王坪,山脈平均海拔1249米。

它西起晉南永濟,與陝西相望;東迄豫北濟源、孟縣,同太行山相連;北靠素有晉省糧倉美譽的運城盆地;南瀕一瀉千裡的滾滾黃河。

境內溝壑縱橫,山巒起伏,關隘重疊,礦藏豐富。

中條山與太行、呂梁、太嶽三山互為犄角,戰略地位說不上重要不重要。

如果讓鬼子長期據守這裡,深挖洞、廣積糧,還是挺難對付的。

但鬼子估計也沒這個想法,隻是為了在這裡殲滅薑無發軍的有生力量。

如此看來,采取運動戰、遊擊戰,不與鬼子戰略決戰,也未為不可。

這樣的話,中條山的戰略地位也就算不上多大了。

當時有很多人認為,鬼子占據中條山,就能打通南北通路。

但晉省盤著兩條龍386旅和獨立旅。

就算鬼子占據了中條山,來來來,小鬼子你走一個試試!

這樣看的話,本來薑無發軍應該打不過就撤下來。

留給李雲龍部一個第一次硬扛6個師團加兩個旅團而不死的機會。

但是無論薑無發還是接替衛將軍的何靜資,都無比看重中條山。

認為對華夏來說,占之,即可以此為根據地,控製住豫省北邊、晉省南邊以及秦省。

進能擾亂敵後,牽製鬼子兵力;

退可憑險據守,積極防禦。

就膏藥國而言,得之,即占據了南進北侵的重要根據地。

既可渡河南下,威脅隴海,侵犯中原;

又可北上與其在晉省的主要占領地相連接。

解除心腹之患,改善華北占領區的治安狀況。

所以,中條山地區被視為抗倭戰爭時期“關係國家安危之要地”。

1938年春,晉省境內的華夏軍隊為減少正麵損失,將十數萬之眾的部隊分散於晉南地區,建立防禦工事,開展遊擊作戰。

鬼子侵占晉省後,為了固華北、抑洛陽、窺西安。

自1938年以來曾十三次圍攻中條山,但均未得逞。

膏藥軍調集了四個師團的兵力,環繞中條山外圍,對華夏軍隊形成包圍態勢。

而薑無發既認為中條山重要,又認為針對我方更重要。

不僅不加強中條山防務,反而不斷從中條山抽調部隊來對付我軍。

楊將軍的第四集團軍行事與八路軍相似,被稱為“七路半”(七路半不隻這一路,比如傅水部所部和當年的楚雲飛部),也引起了薑無發的不滿。

中條山中很多老人直到現在還能記得當年楊將軍(孫將軍)的部隊和他們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每到收獲和播種季節,這些士兵就來幫助他們乾農活,把收割的麥子背到打麥場,碾淨曬乾,給他們裝進糧倉裡。

乾了這麼多的活,卻從來不吃他們一頓飯。

這些士兵們對老百姓就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到有活就幫忙乾,挑水掃院,劈柴下地,老百姓的所有活幾乎都被他們承包了。

逢年過節,這些士兵們就買些肉和酒,然後請村子裡上了年紀的老人去吃飯。

老人們和那些軍長師長們坐在一張桌子上,沒有一點拘謹和生疏。

軍官們還上門給家家戶戶拜年,給村子裡的孩子發壓歲錢。

薑無發覺得,這和我軍不是一樣嗎?

害怕哪天楊將軍的傳承人孫將軍(這時候楊將軍被薑無發關押著呢)率領部隊轉投我軍,於是將第四集團軍調離中條山。

1940年10月移防至黃河南岸的洛陽以東,守備偃師、鞏縣、肥水、滎陽、廣武百餘裡防線。

孫將軍也被薑無發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奪了軍權。

接著薑無發又相繼從中條山抽調部隊,不防鬼子,隻防我軍、反我軍。

中條山原有守軍26萬人,被薑無發一通折騰,隻剩下了17萬。



最新小说: 錦衣衛與小仵作 鎧甲勇士:幽冥歸途 影源世界 姐妹一起闖古代 重生:好女孩,我真的惹不起 我看中的大臣都與我為敵 太子殿下饒命,臣弟是女兒身 重生斯菲亞:能群毆何必單挑 求佛記 高武:家父五虎將,掠奪鴻蒙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