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團防空營發射36枚導彈,攻擊18架敵機;
1營發射34枚導彈攻擊17架敵機;
其餘各營發射24枚導彈,攻擊12架敵機!立即發射!
仍有敵機未被擊落的,除6團防空營外,各營自由打擊,不必請示!”
雖然這一次敵機低空而來,增大了打擊難度。
但這次兩枚導彈攻擊一架敵機,鬼子飛機躲開一枚導彈,也躲不開第二枚,預計漏網之魚應能控製在個位數。
戰機在爆炸聲中墜落,猶如天空中綻放的鮮花散落一般。
空中綻開一團團火焰,如同八九十年代除夕晚上的夜空,除了這爆竹有點大。
轟隆轟隆的聲音,震耳欲聾。
老百姓們,都走出了家門,仰頭望著天空,指指點點。臉上洋溢著笑容。
民兵看到後,趕忙讓大家疏散。
這不,有的轟炸機為減輕重量,胡亂把炸彈丟了下去!
還好大家疏散及時,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95架敵機,在這一輪攻擊下,還剩下3架。
這3架敵機也不管少地駿的命令了,掉頭就跑。
自己的妻子還是自己養好一些,與其交給少地駿,還不如交給曹操更放心一些。
但是,想跑就能跑得了嗎?
能連逃過兩波導彈,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要是能再逃過一次,那得是祖墳被“光粒”轟了!
不知道什麼是“光粒”的,聽我來解釋一下
它是小說《三體》中的一種高等級文明對低等級文明實施打擊所用的武器之一。
光粒武器是一種利用相對論製作的武器,原理簡單粗暴到令人發指,隻需要將物體加速到接近光速去撞擊恒星就可以了。
依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物體的質量會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速度接近光速時,其質量趨於無窮大。
以極其接近光速的速度衝向打擊目標的小體積物體,利用相對論效應使其質量劇增。
用它直接打擊目標恒星,以巨大質量產生的巨大動能破壞恒星結構,將恒星引爆以致摧毀整個恒星係。
在這個世界,能扛得住光粒攻擊的,隻有李雲龍的係統空間和經典物理規則失效的黑洞。
1到6營各發射了6枚導彈,擊落了這3架敵機。折合每架敵機12枚導彈,算是給了逃過兩命的逃命專家們最大的尊重!
現在每個防空營最多隻能同時引導36枚導彈,攔截18個目標。
這次防空作戰獲得完勝的最大功臣其實是電腦及網絡設備,以及李雲龍和趙剛編的程序。
如果沒有這些,可能前108枚導彈至少有一半打重複了。
後麵的導彈也取得不了這麼好的戰果。
“知識就是力量”啊!
蕭占武讓6營、合成6團防空營繼續保持警戒,其餘各營吊裝補充導彈。
一個小時過去了,導彈補充完畢,沒有第二批敵機到來,李雲龍和蕭占武才放下心來。
之前警戒的兩個營也開始補充導彈。
補充完導彈後,獨立旅又開始催促物資。
僅僅這一次防空作戰,就消耗導彈946枚。
此外炮彈、火箭彈、子彈、油料,消耗都不少。
而且,吃的、穿的、用的,還有野戰醫院建設,都需要大批物資。
隨著科技和戰爭方式的不斷發展,現代戰爭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傳統戰爭中,軍隊主要拚的是人數、武器裝備、戰略和戰術實力。
然而,現代戰爭更加強調後勤支援的重要性。
從事後勤的人數,往往比前方打仗的人數還要多。
解放區的老百姓們聽說獨立旅要南征,都很支持。
都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修建昔陽到襄垣之間的公路時,還要給老百姓糧食代替工錢;
而獨立旅南征打小鬼子時,老百姓都是自發地幫忙,不求回報。
甚至有的家境好的,捐出了全部身家;
還有的家中有多個男丁的,請求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