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二次長沙保衛戰的勝敗,倭方以及少數華夏人有不同的說法。
倭方稱俺不為己的戰略目的並不是占領長沙,而是消滅第九戰區主力。
倭方稱,事實上也攻下了長沙,在攻下長沙一角後,後續師團迅速占領了整個長沙,第九戰區在長沙幾乎不戰而逃,倭方將第九戰區的部隊追到了株洲。
因為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又因為岑層攻宜昌,一旦宜昌失守,占領長沙的功績也會黯然失色,全局來說也是失敗。這才主動撤軍。
隻是因為倭方一改往日作風,占領長沙後,與民秋毫無犯,未使長沙遭到破壞,才在撤離後顯得就像倭方從未攻入長沙一樣。
正因為這一戰華夏戰敗了,薛將軍才在會戰剛剛結束時就請求處分。
關於傷亡數字,倭方宣稱自己死了一千多頭鬼子,傷了五千多;而第九戰區傷亡七八萬。
雙方將對方傷亡報高,自身傷亡報低,這都是常規操作。沒必要在這方麵指責。
主流觀點還是華夏戰勝了,倭方失敗。
沒人相信倭方占領長沙後,與民秋毫無犯的鬼話。
假如真的出現華夏軍隊幾乎未抵抗就撤離了長沙,那多半也是因為鬼子大範圍使用了毒氣彈。
最後俺不為己繼續當第十一軍的司令官;而薛將軍仍然指揮第九戰區。
雖說宜昌和長沙離山西陽城,直線距離也在千裡之外,但獨立旅圍住了第三十三師團、拖住了三十五師團、二十一師團。
而且,給了薑無發方麵一些防空導彈。
這些都間接地幫了薑無發的忙。
使得比曆史上的第二次長沙保衛戰,我方傷亡更小了一些,戰果也大了一些。
這次是真的大捷,戰後,薛將軍也沒有致電上司請求處分。
隻在戰後總結會上,薛將軍提到有一些師長作戰不力,存在畏敵思想。
與鬼子剛剛接觸,就退進深山,不與外部通訊聯絡。在確定鬼子已經走了之後,才又出來發電詢問戰況,請示任務。
如果不是有這些師長的存在,戰果會更明顯一些。
俺不為己也上報了大捷,稱已攻克長沙,按年初製定的戰略“可以短促攻擊,但要及時退回原地,維持原態勢。”達成目標之後,即退回原地。
從時間線上來說,提前了的第二次長沙保衛戰,其後半段,已經在陽縣一帶三十五師團解救三十三師團失敗之後了。
我們再把時間線拉回3月22日。
因為二十一師團已經成了半個殘廢,那個騎兵第四旅團可有可無,西部兵團遠在武鄉,能夠把三十三師團拉出來的,隻剩下了三十五師團。
三十五師團的師團長是原地熊凶,它的前任師團長是被譽為兩朵花之一的炮兵之花後地治。
另一朵名將之花俺不閨秀於1939年11月7日被八路軍的迫擊炮給炸死了。
它的老同學將來赴任第十一軍司令官途中,飛機被擊落完蛋了;
另一名老同學曾任第十五師團長,也觸雷身亡。
後兩樁事件到此時還沒有發生。
已經發生的是1940年5月上旬,後地治遵照少地駿的命令,率領第三十五師團主力向守衛晉城地區的衛將軍所部發起攻擊,協助第一軍作戰。
雙方近距離混戰,後地治頭部和胸部中彈負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