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下旅長這邊暫且不表,再說說李雲龍那邊。
這段時間,因為李雲龍清掃晉南,其中就包括晉西南。
這裡原是嚴土皇的防區。
抗戰正式爆發後,嚴土皇已經將晉綏軍的規模擴大到六十八個成建製步兵團。總兵力達到了二十萬人。
防區內有幾個兵工廠,七十五毫米口徑以上火炮超過了三百門。迫擊炮、山炮能夠裝備到團。
實力十分強大。
不過膏藥軍裝備更好、戰鬥力更強,晉綏軍和倭寇交戰,儘管晉綏軍拚儘全力,仍然難得一勝。
雙方在晉北防禦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會戰和太原保衛戰中多次交手,戰況十分激烈。
晉綏軍在傅水部的帶領下頑強作戰,多次打退了倭寇的進攻。
忻口戰役中,他們付出了十萬人傷亡的代價,取得了成功殲滅超過兩萬頭倭寇的戰果。雖說敵我傷亡一比五,卻也創造了華北戰場的殲敵新紀錄。
而且拖住了倭寇,為平漢線華夏軍隊南撤爭取了時間。
抗倭戰爭全麵爆發開始,晉綏軍作戰可圈可點,功不可沒。
但在太原保衛戰之後,嚴土皇隻收攏了不到兩萬人,在晉西慢慢恢複。這兩萬人已經不包括傅水部的人了。
自從傅水部與嚴土皇分道揚鑣,在綏遠獨立作戰,嚴土皇的部隊不能再算晉綏軍,而隻能算晉嚴軍。
經過中條山大戰之後,他退進了山區一個小角落。一個叫做克難坡的小地方。這裡原本隻有六戶人家,被嚴土皇經營成了堡壘林立的根據地,將大多數縣城都讓給了鬼子。
此時的嚴軍編製十九萬,實際十二萬。
我軍清掃晉南,趕走了鬼子,結果又把嚴土皇的部隊從山溝裡給放了出來。
本來我軍和晉嚴軍是名義上的友軍,他們出山就出山吧,各占各的地盤,互不乾涉。
但他們還是不樂意了,聲稱以前和我方簽過合同汾陽經離石到軍渡的公路為晉西北與晉西南的分界線。晉西北為八路軍和新軍的活動區域;晉西南為晉綏軍的活動區域。
現在我方到了晉西南,進入了他們的地盤,算侵犯了他們的領地。
“給八路軍發報,問問他們,憑什麼不打招呼就進入我的防區。”嚴土皇捶著桌子怒道。
“是!我看可以以二戰區司令長官命令的形式,讓他們馬上撤出晉西南,由咱們的部隊接管。”
“對,那是自然。而且還要補償咱們的損失,就讓他們把軍需給養留下吧。聽說他們的新槍、新炮很好使,讓他們留下來,咱們研究一下,恢複兵工廠,自己生產。”
嚴土皇一邊說,一邊暢想著晉嚴軍的美好未來。
“那他們不聽命令怎麼辦?以咱們雙方的關係,這可能性很大啊!而且,對方還是以抗命著稱的李雲龍的部隊。”
“不聽命令?難道八路軍不屬於二戰區了嗎?不聽命令就是破壞一致戰線。
現在大膏藥蝗軍找過咱們,薑無發聯係過咱們。咱們可是搶手的香餑餑。他們不聽命令,咱就和大膏藥合作,把屬於咱們的防區奪回來!”
“不可啊!如此一來,咱們等於正式投敵當了漢奸,會被全華夏軍民所唾棄!以前咱們和大膏藥雖說曖昧不清,但沒有切實證據,還說得過去。真要徹底投敵,恐怕咱們的十二萬部隊,還能剩下五萬就不錯了。以咱們部隊的戰鬥力,蝗軍可能看不上咱們。”
“有何不可?五萬還少嗎?蝗軍近一年來損失了不少兵力,五萬兵力大概兩個師團有餘,蝗軍正求之不得呢!”
“屬下有一點不明白,還請司令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