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我軍晉省總兵力倒是也在四十萬以上,冀省部隊基本撤到了晉省,加上地方部隊更多。但很多部隊被鉗製,機動兵力不多。
而且,好不容易建設好的解放區,我軍不願意在解放區內和鬼子打運動戰。
“禦敵於解放區之外”,這無疑增大了防守難度。
再加上西邊、南邊還有薑無發那邊的大幾十萬人馬,我軍麵對的敵人多達百萬。將來能夠調來的敵人還不知道能有幾百萬,說不定能夠上千萬!
這無疑是本小說問世以來的最大危機!
也不難想像,我軍裝備一下子如此之好,在確定這些裝備都是自產之後,給薑無發的選擇無非三種第一,俯首稱臣;第二,和平共處;第三,奮起反抗。
前兩種選擇薑無發不會選,他不甘心;也不符合俄曼瑞克等各方利益。隻有第三種符合除我方之外的各方利益。
不過,隻薑無發一家奮起反抗是抗不過的,小鬼子都抗不過,被小鬼子蹂躪的薑無發能有多大希望?
隻能所有我們的敵對勢力聯合起來,共抗我軍。
於是就形成了這種俄曼瑞克技術和物資,薑無發和膏藥出人,熊大遠遠看著保持中立的結果。
對我方來說,也帶來了一些好處
薑無發這麼一搞,很多華夏人意見很大,你聯合誰也不能聯合膏藥啊!見無法阻止薑無發,很多愛國的知識分子、歸國華僑轉投我方,促進了我方科學技術的發展。
隻是,我軍現在沒辦法靜下心來搞建設。
總指揮和副總指揮一起看著地圖,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味。
“讓三八六旅儘快攻克太原吧,他們是咱們最大的機動兵力,不能被太原所鉗製;獨立旅也不能守株待兔了,要主動出擊,到秦省打運動戰,擴大咱們的戰略機動空間。”副總指揮道。
三八六旅不是無法攻克太原,而是擔心傷亡過大。開始準備一直圍困太原,反正城裡的好人跑出來差不多了,剩下的華夏人基本都是壞人。
等鬼子彈儘糧絕,再發起進攻,傷亡就小得多了。
總指揮點了點頭“古壽三剛剛占領延州,秦省北半部兵力空虛,我看,可以讓獨立旅一部運動到秦省北部,尋機殲敵。獨立旅主力,找機會渡過黃河,集中主力,進行大穿插、大迂回作戰。”
“這就要求李雲龍要像常山趙子龍一樣,在敵營殺個七進七出啊!”
副總參謀長道“獨立旅是機械化部隊,後勤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必須要保證永和關渡口安全,工程兵在那裡建條橫跨黃河的大橋。”
幾天後,總部收到了老西兒的電報,聲稱我軍急於攻占太原,這就必須要進行巷戰。巷戰的傷亡必然會比較大,與其讓三八六旅的精銳步兵犧牲在巷戰中,就不如將其用在野戰中。
因此,老西兒請求自己的部隊攻入太原,自己本是晉省人,為了收複太原,必定竭儘全力。
老西兒的部隊位於晉省中部,四周都是我們的部隊,他深知再無搖擺的餘地。這次是真打算出力了。
如果我軍敗了,他也活不成!
我軍正在用人之際,同意了老西兒的要求,支援了老西兒一批雲爆手雷和一批防彈衣。
槍械就是老西兒自己的就行,換了槍械還得再訓練,時間上來不及。
三八六旅將確定沒有自己人的建築物全部用炮火摧毀,老西兒的部隊從東、南、西三麵進入城內,和鬼子展開了逐屋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