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鬼子的八個師團,我軍一團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一戰殲敵兩萬餘頭,但敵人的反擊也愈發凶猛。
它們不僅改變了戰術,將士兵分散開來,利用炸藥包、爆破筒、反坦克手雷、無坐力炮等各種武器與我軍的坦克和裝甲車進行周旋,還狡猾地埋設了大量反坦克地雷。
這些地雷裝藥量高達9千克,相當於一枚155毫米炮彈的威力,爆炸時產生的巨大威力足以讓任何坦克和裝甲車聞風喪膽。
它們被巧妙地布置在坦克和裝甲車的底盤和側麵等薄弱部位,成為了坦克的天敵。不要說上世紀中葉了,即使在現代戰爭中,也是對坦克構成嚴重威脅的存在。
我軍的坦克和步戰車步履維艱,仿佛陷入了泥濘當中。
有了這些地雷的威脅,我軍的坦克在未進行排雷之前,已經不敢再像上一次那樣進行寬正麵的突擊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鬼子的長腳貓加農炮也投入了戰場。
這種火炮威力巨大,射程遙遠,給我軍一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炮火轟鳴,硝煙彌漫,戰場上的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範英明站在滿是泥濘的指揮所裡,窗外細雨綿綿,天色昏暗,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戰鬥將是一場艱苦的較量。
他的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憂慮的光芒,仿佛在努力從眼前的混亂中尋找出破敵的線索。
“如果那些鬼子長腳貓加農炮能與我軍的自行榴彈炮或卡車炮正麵交鋒,他們無疑會敗下陣來。”範英明低聲自語,聲音中透露出對敵人火炮性能的輕蔑。
然而,現實卻讓他感到無奈。
那些加農炮並沒有如他所願地集中火力,而是像狡猾的狐狸一樣,分散在戰場的各個角落,一旦發現我軍炮兵陣地,便會毫不猶豫地發起突然襲擊。
每一次炮擊都像是冷箭一般,讓我軍措手不及。
隻有無人機的優勢仍然牢牢地掌握在我軍手中。鬼子雖然沒有無人機,但卻知道我軍有無人機,采取了一定的防禦措施。
在以前,鬼子的重炮開完火後,總是想辦法儘快拖走。比如花水縣四就想出過開幾炮就用坦克生拉硬拽地將其拖離原陣地的辦法。
這一次鬼子卻變得豪橫了。它們每門炮隻準備幾發炮彈,打完後就將人員撤離。丟下那隻長腳貓孤零零地等著挨炸。
我軍的炮彈隻有恰好落到炮身上,或者離火炮很近,才能將其摧毀。
而且,哪怕被摧毀了,也不見得無法修理;哪怕無法修理了,在俄曼瑞克支持下,也能很快重新生產。
其中很多資源來自於華北和東北的膏藥占區。就連勞工也是從當地抓來的。
隻要人員沒有損失,它們的炮兵戰鬥力就依然存在。
所以,自從鬼子開始不在意火炮的損失之後,鬼子炮兵損失反而更小了。
再加上我軍火炮開火後,鬼子也能很快獲知我軍的火炮位置,而由其他長腳貓發起反擊,或者將坐標信息給俄曼瑞克,由俄曼瑞克人用飛機轟炸我軍炮兵陣地。
給我軍炮兵造成不小的壓力,形勢愈加對我軍不利。
雖然我軍在火炮的性能上遠超鬼子,它們的損失肯定大於我軍,但兵力對比的懸殊讓範英明感到沉重。
近三十比一的比例,意味著我軍每損失一人,就要至少殲敵三十餘頭才能達到平衡。換句話說,在此時,斃敵一千,自損八十,不僅算不上大勝;反而還得算作失敗!
自從鬼子和俄曼瑞克勾結以來,它們的裝備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數量也大幅增加。不然也不會舍得將長腳貓加農炮當作引誘我軍炮火的魚餌。
我軍雖然擁有遠程火箭炮這樣的利器,但麵對鬼子的分散戰術和防炮措施,火箭炮的威力也大打折扣。
它們已經被打出了經驗。
更讓範英明感到頭疼的是,俄曼瑞克的飛機時不時地飛來騷擾,給我軍的戰鬥帶來了極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