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城頭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鐵流野戰軍的戰士們已經踏上了新的征途。
上午,隨著最後一陣激烈的槍炮聲平息,南樂城宣告被攻克,勝利的旗幟在城頭迎風飄揚。
在處理好黃鞋軍俘虜,往城裡撒了幾把傳單後,鐵流野戰軍開始整理行裝、補充彈藥和油耗。
下午吃過午飯,鐵流野戰軍便馬不停蹄地從南樂出發,向聊城方向疾馳。
車輪滾滾,履帶鏗鏘,揚起一陣陣塵土,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向著下一個目標挺進。
自從原三、四團走出滅獸穀以來,李雲龍部用了足足十五天才抵達聊城城下。
所用時間遠遠超過預期,但是也沒有辦法,大軍開動,尤其是在敵人長期盤踞之地行進,麵臨種種困難和不可預知的變數,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與前幾天的戰術不同,這次李雲龍並沒有選擇將聊城團團圍住,而是在聊城的西側擺開了陣勢。
這一布局既保持了足夠的靈活性,又能夠對敵人形成有效的威懾,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選擇將聊城圍困,萬一不能快速拿下聊城,周圍的鬼子蜂擁而至,有可能麵臨腹背受敵之境。
不要忘了,現在鐵流野戰軍不是在自己的根據地,而是深入到了敵人內部。
而敵人似乎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繼續逃跑,而是集結了十餘萬鬼子兵和十五萬黃鞋軍,企圖在聊城城下與我軍進行一場決戰。
由於兵力龐大,敵人無法全部部署在城內。
在聊城城內,隻有鬼子和黃鞋軍各一萬,其餘的主力部隊則分散在聊城周圍,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
在我軍抵達聊城後不久,一名通訊員急匆匆跑來,立正敬禮後,氣喘籲籲地說“李司令員,趙政委,抗司來電!”
李雲龍接過電報,掃了一眼,眉頭立刻皺了起來“奶奶的,南樂和劉屯那兩場仗打得太猛,把鬼子獨立混成第1旅團給嚇成了縮頭烏龜,不敢動彈了。”
趙剛接過電報,仔細看了看“這可怎麼辦?原計劃是讓咱們把它們引出來,獵豹軍裝甲1縱隊趁機去石門攪和一下,讓鬼子從晉東北調兵回援。現在它們不動,咱們的計劃就泡湯了。”
李雲龍眼睛一轉,計上心來“哼,不動?那咱們就讓它們動起來!老趙,你看這樣行不……”
接著,李雲龍低聲向趙剛描述了他的計劃利用鬼子對我們實力不了解,進行一次試探性進攻,然後假裝彈藥不足撤退,引誘他們出擊。
趙剛聽完,眼睛一亮“老李,你這招夠損的,但也夠絕!不過,風險也大,得小心行事。”
李雲龍大笑一聲“哈哈,老趙,打仗哪有不冒險的?你放心,我李雲龍彆的本事沒有,但論起打仗,咱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役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悄然展開。
炮火連天,硝煙四起,我軍的炮火如狂風暴雨般傾瀉在聊城敵人陣地上。
周圍的鬼子也利用長腳貓加農炮進行了還擊,雙方你來我往,似乎誰也奈何不了誰。
實際上,以我軍炮兵部隊優秀的機動性和信息處理能力,幾乎沒有損失;而鬼子的長腳貓卻不斷損失。
然而,僅僅二十分鐘後,我軍炮火突然減弱,步戰車也緩緩撤退。
這一舉動讓鬼子誤以為我軍彈藥耗儘,已經無力再戰。終於迎來了報仇的機會,周圍的鬼子紛紛向我軍圍了過來。
我軍就地建立防禦陣地,與敵人打起了拉鋸戰。
這讓鬼子以為我軍已是強弩之末,隻要再加上一支部隊,就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舉吃掉我鐵流野戰軍。
在邢台、邯鄲一帶的獨立混成第1旅團指揮所內,旅團長爛木真次接到了山屯寧次的命令。
它得知,聊城戰場的鬼子部隊需要支援,而它的獨立混成第1旅團被選中執行這一任務。
“哈哈,有戲!真是機會難得!”爛木真次對著手下的參謀們笑道,“看來我們的對手也不過如此,他們已經無力再戰了。這是我們展示實力的好機會!”
參謀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爛木真次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