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入人心,革新展新景
紅布一掀,底下赫然寫著四個大字有獎競猜!
這四個字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獎品更是誘人——頭獎,黃金百兩!
這在唐朝,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消息一出,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
活動當天,新文社門前人山人海,比肩接踵,熱鬨非凡。
李元嬰一身錦衣,站在高台上,笑容滿麵。
婉兒和蘇瑤則忙著維持秩序,兩人臉上都帶著掩不住的興奮。
就連一向對新文學嗤之以鼻的劉讀者,也忍不住好奇,擠在人群中。
“這…這成何體統!”一個尖銳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
張傳統文人帶著幾個老學究,一臉的不屑。
“如此兒戲,豈能登大雅之堂?簡直是…有辱斯文!”
他身邊的老學究們也紛紛附和,搖頭晃腦,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傷風敗俗!傷風敗俗啊!”他們故意提高音量,想引起周圍人的共鳴。
人群中開始出現一些騷動。
一些原本對新文學感興趣的民眾,聽到這些話,也開始猶豫起來。
畢竟,在他們心中,這些老學究代表著權威,代表著正統。
李元嬰將這一切儘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諸位!今日,我李元嬰在此,就是要打破這所謂的‘斯文’!就是要讓天下人,都能讀到好書,寫出好文章!”
他的聲音洪亮,充滿激情,瞬間壓過了張傳統文人等人的叫囂。
人群漸漸安靜下來,都好奇地望著他,想知道他接下來會說什麼。
“至於這競猜的內容嘛…”李元嬰故意停頓了一下,環視四周,見眾人都屏息凝神,才緩緩說道,“就猜…我手裡這首詩,是誰寫的!”
他揚起手中的一張紙,紙上赫然寫著一首詩。
這首詩,正是他用現代詩的風格創作的,與唐詩的風格截然不同。
張傳統文人見狀,冷笑一聲“如此歪詩,也敢拿出來獻醜?”
李元嬰不理會他,繼續說道“猜對者,黃金百兩!另外,還有各種精美禮品相贈!”
人群再次沸騰起來,議論紛紛。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這詩…是我寫的!”說話的人,正是劉讀者。
他漲紅了臉,眼神閃爍,似乎有些緊張。
李元嬰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一切儘在掌握”的笑容。
“哦?這位兄台,你說這詩是你寫的?可有證據?”
劉讀者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個所以來。“我…我…我就是…”
李元嬰眼神一凜,突然轉向張傳統文人“張先生,您是飽讀詩書的大儒,想必一眼就能看出這詩的真偽吧?”
張傳統文人捋了捋胡須,正要開口,李元嬰卻搶先一步說道“其實,這詩是我寫的,隻不過,我把它提前交給了張先生,請他指點一二。”
張傳統文人臉色大變,指著李元嬰,半天說不出話來。
“你…你…血口噴人!”
李元嬰從袖中掏出一封信,正是張傳統文人之前給他寫的,信中對這首“歪詩”極儘嘲諷之能事。
“張先生,您這‘歪詩’二字,寫得可真是龍飛鳳舞啊!”
眾人嘩然,紛紛指責張傳統文人,原來是他收買了劉讀者,想要當眾揭穿李元嬰,敗壞新文學的名聲。
張傳統文人臉色慘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精心設計的圈套,竟然反過來把自己套了進去。
他灰溜溜地帶著幾個老學究,狼狽逃竄,活像一群喪家之犬。
圍觀群眾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場鬨劇,不僅沒有影響到新文學的形象,反而讓更多人對新文學產生了興趣。
林婉兒和蘇瑤站在李元嬰身邊,眼神中充滿了崇拜。
婉兒巧笑嫣然“嬰郎,你真是太厲害了!這招‘反客為主’,用得妙啊!”
蘇瑤也掩嘴輕笑“是啊,這下,看誰還敢質疑新文學!”
李元嬰看著她們,心中滿是感激和愛意。
他伸出手,輕輕握住她們的手,十指相扣。
活動繼續進行,各種新奇的環節層出不窮,讓現場的氣氛高漲到了極點。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突然響起……
“這…這都是些什麼玩意兒?”
人群中,一個穿著老舊長衫,手裡還拿著卷竹簡的劉讀者皺著眉頭,一臉的不解。
“這…這都是些什麼玩意兒?”他指著台上正在表演的詩歌朗誦,滿臉的嫌棄,“嘰嘰喳喳,跟念經似的,哪有咱們唐詩的韻味?”
他身旁一個年輕的孫文學青年立刻反駁道“老先生,此言差矣!這新文學,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比那些佶屈聱牙的古詩好多了!”
“好個屁!”劉讀者吹胡子瞪眼,“這叫詩?這叫打油詩!簡直是…有辱斯文!”
“老頑固!”孫文學青年毫不客氣地回懟,“你就是守舊派!不懂得欣賞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