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班困局,反套破局
李元嬰神秘一笑,所謂的“新聞發布會”自然隻是個幌子,他真正的殺招,豈是這群老頑固能猜到的?
第二天一早,梨園春大門緊閉,冷冷清清,張傳統戲班班主坐在後台,悠哉遊哉地哼著小曲兒,就等著李元嬰上門求饒。
他甚至腦補了李元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場景,不禁有些得意忘形。
“哼,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跟老夫鬥,你還嫩點兒!”他抿了口涼茶,心裡暗爽。
然而,他左等右等,卻始終不見李元嬰的影子。
莫非這小子真放棄了?
張傳統心裡犯起了嘀咕。
這時,王老演員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班主,不好了!出大事了!”
“慌什麼!天塌下來有我頂著!”張傳統故作鎮定,心裡卻咯噔一下。
“那…那紈絝皇子…帶著新演員…上街賣藝去了!”王老演員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啥玩意兒?!賣藝?!”張傳統一口茶噴了出來,驚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這小子…居然…居然敢……”他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梨園春的演員,什麼時候淪落到街頭賣藝的地步了?
!
而此時,長安城最熱鬨的朱雀大街上,李元嬰正指揮著劉新演員等一眾新演員搭建簡易舞台。
沒有華麗的戲服,沒有精致的布景,甚至連個像樣的鑼鼓家夥都沒有,隻有一塊簡單的幕布和幾件普通的道具。
“小劉,放鬆點,就當平常練習一樣。”李元嬰拍了拍劉新演員的肩膀,鼓勵道。
劉新演員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眼神中充滿了自信。
鑼鼓聲響,表演正式開始。
“哎,你們看,那不是梨園春的戲子嗎?怎麼跑到大街上來了?”
“還真是!這是唱的哪一出啊?怎麼跟以前不一樣?”
人群漸漸圍攏過來,好奇地指指點點。
張傳統氣急敗壞地衝到朱雀大街,一眼就看到李元嬰站在人群中央,指揮若定,而他的那些新演員,正在表演一出他從未見過的戲碼。
“住手!都給我住手!”張傳統怒吼一聲,擠進人群。
李元嬰卻像是沒聽到一樣,繼續指揮著表演。
“你…你…你這是敗壞梨園春的名聲!”張傳統指著李元嬰的鼻子罵道。
李元嬰轉過頭,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張班主,彆激動嘛,咱們這叫…接地氣!”
李元嬰聳聳肩,一臉無辜,“張班主,您這話說的,梨園春的名聲是靠守舊守出來的?時代在進步,咱們也得跟上潮流不是?”他說著,還帶起了節奏,圍觀群眾也跟著起哄,張傳統氣得臉都綠了。
一開始,路人的確隻是好奇地圍觀,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這唱的是啥玩意兒?咿咿呀呀的,跟鬼哭狼嚎似的。”李觀眾代表撇了撇嘴,一臉嫌棄。
旁邊有人附和,“就是,還是梨園春的戲好聽,這唱的什麼玩意兒,完全聽不懂!”
“哎,你們懂什麼,這叫新式唱腔,可時髦了!”劉新演員的粉絲小迷妹站了出來,維護偶像。
“時髦?我看是嘩眾取寵吧!好好的戲曲,被他們改成這副模樣,簡直是玷汙藝術!”王老演員也擠進人群,指著舞台上的演員破口大罵。
場麵一度十分混亂,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像菜市場一樣熱鬨。
張傳統心裡暗爽,看吧,這小子玩砸了吧!
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劉新演員的表演漸入佳境,他投入的情感和精湛的演技,漸漸感染了周圍的觀眾。
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對這種新穎的表演形式充滿了好奇和興趣,開始跟著節奏鼓掌叫好。
“哇!這個小哥哥唱得好好聽啊!”一個年輕姑娘兩眼放光,激動地拉著同伴的手。
“是啊是啊,這個故事也好感人,我都快哭了!”另一個姑娘也跟著抹眼淚。
漸漸地,叫好聲越來越多,甚至蓋過了反對的聲音。
張傳統傻眼了,這……
怎麼回事?
這群年輕人,腦子壞掉了嗎?
李元嬰嘴角微微上揚,成了!
他朝劉新演員使了個眼色,劉新演員心領神會,表演更加賣力,將劇情推向了高潮。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甚至有人開始往台上扔銅板和鮮花。
張傳統看得目瞪口呆,這……
小子,居然真的讓他給成了!
就在這時,一輛華麗的馬車緩緩駛來,停在了人群旁邊。
車簾掀開,露出一張嬌俏可人的臉龐。
“元嬰哥哥,我來啦!”林婉兒甜甜地喊道。
林婉兒從馬車上跳下來,像一隻快樂的小鳥,飛奔到李元嬰身邊,親昵地挽住他的胳膊。
“元嬰哥哥,怎麼樣,我的支援部隊給力吧!”她俏皮地眨了眨眼。
李元嬰寵溺地刮了刮她的鼻子,“婉兒,你可真是我的及時雨啊!”
原來,林婉兒早就料到這些老頑固不會輕易妥協,於是提前邀請了一群和她一樣喜歡新奇玩意兒的貴族小姐妹們來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