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考官甄選風波起,才女智勇破困局
林詩雅接過內侍手中的詔書,指尖觸碰著冰冷的紙張,心中卻波瀾起伏。
她知道,這看似榮譽的背後,隱藏著新的挑戰。
科舉考官,意味著更大的責任,也意味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她抬起頭,望著遠方,目光深邃而堅定,嘴角卻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我……”她的話語戛然而止,目光與慕容複緊緊相接。
慕容複握緊她的手,緊緊地,無聲地支持著她。
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接受。”
幾日後,春意盎然的禮部考核場迎來了新一輪的選拔。
陽光透過樹木斑駁的影子灑在地麵上,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書香。
林詩雅身著素色長袍,步履從容,邁入考核場。
周圍的人群議論紛紛,許多人都用複雜的眼神打量著她,既有敬佩,也有懷疑。
劉禮部侍郎端坐在主位上,眼神犀利,一絲不苟。
他環視四周,目光最終落在林詩雅身上,清了清嗓子,開始宣讀考核規則:“諸位考生,今日我們將對各位進行初步考核。作為科舉考官,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學識,更需具備公正無私的品質。希望各位能夠展現自己的真實水平。”
話音未落,坐在劉禮部侍郎身邊的陳老學士突然站起身來,他的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質疑:“劉大人,恕我直言,林詩雅雖才華橫溢,但資曆尚淺,難以勝任此重任。科舉考官一職,非同小可,需經多年曆練方能勝任。”
林詩雅心中雖有波動,但麵上卻不動聲色,她深吸一口氣,目光與陳老學士對視,平靜而堅定。
周圍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議論聲四起,許多人的目光在她和陳老學士之間來回移動。
“陳老學士所言極是,但科舉之公平,不在資曆,而在真才實學。”劉禮部侍郎的話語雖平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林詩雅,你有何見?”
林詩雅微微一笑,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緩緩開口:“陳老學士擔心的是資曆,而我更看重的是公平與公正。科舉之重,不僅在於選拔人才,更在於維護公正。我雖資曆淺,但對科舉製度的研究,絕不遜色於任何人。”
她的聲音清晰而堅定,回蕩在考核場中,令在場的所有人心中一震。
眾人屏息以待,整個考核場變得異常安靜,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
林詩雅的話音剛落,劉禮部侍郎微微點頭,眼神中閃爍著認可。
然而,陳老學士的臉色卻越發陰沉,他緊握著拳頭,低聲道:“我會拭目以待。”林詩雅麵對陳老學士的質疑,目光沉靜如水,她不疾不徐地開口,聲音清朗而有力,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眾人耳畔:“科舉製度,源遠流長,曆經數朝更迭,其初衷在於選賢任能,為國舉才。然曆代沿革,弊端亦顯。從漢代的察舉製,到隋唐的科舉初興,再到我朝的完善,每一次變革,都體現著時代的需求和進步的方向。”
她侃侃而談,從科舉製度的曆史發展,到當下科舉製度的利弊,信手拈來,旁征博引,如數家珍。
她談到科舉的公平性,強調製度的漏洞和改進方向,字字珠璣,鞭辟入裡。
她舉例說明曆代科舉中出現的舞弊現象,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深刻剖析了科舉製度的重要性與複雜性,語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她的聲音回蕩在考場中,清晰有力,猶如晨鐘暮鼓,震人心魄。
陳老學士原本緊鎖的眉頭,隨著林詩雅的闡述,漸漸舒展開來,眼中浮現一絲驚訝。
他沒想到,一個年輕女子,竟能對科舉製度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原本的質疑和輕視,在林詩雅的博學和見解麵前,漸漸消散。
他撫著胡須,神色複雜,原本古板的臉上,也露出了些許讚許之色。
然而,人群中,王競爭者看到林詩雅出色的表現,心中怒火中燒,嫉妒之情如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內心。
他陰狠地瞪著林詩雅,悄悄朝身旁的趙謀士使了個眼色。
趙謀士心領神會,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的笑容,迅速退出了考場。
片刻之後,考場外開始出現竊竊私語聲。
謠言如瘟疫般迅速蔓延開來,有說林詩雅為了上位,暗中賄賂官員;有說她沽名釣譽,才華不過爾爾;更有甚者,說她能有今日成就,全靠裙帶關係。
這些謠言,如同無形的枷鎖,緊緊地捆綁著林詩雅的名譽。
考場內的議論聲漸漸大了,許多人開始用懷疑的目光審視著林詩雅,原本的敬佩之色,也悄然退去。
周圍的空氣似乎都變得沉重起來,原本還算平靜的考核場,此刻已經暗流湧動,緊張的氣氛也變得愈發濃烈。
林詩雅注意到周圍的氣氛變化,眉頭微微皺起,她環視四周,目光犀利,試圖找出謠言的源頭,她的手指輕輕叩擊著桌麵,發出一下一下清脆的響聲,像是在思考著對策。
就在這時,李禦史正準備開口之時,一個略帶驚慌的聲音傳來:“林大人,請您務必解釋清楚……”
林詩雅的心猛地一沉,她聽出了聲音的主人——周公子,一個在文人清談會上對她頗為欣賞的年輕文人。
她轉頭望去,隻見周公子臉色蒼白,眼神閃爍,顯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