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簫劍吟 第一章 今生通靈識前世_大少爺的劍與簫_思兔 
思兔 > 武俠修真 > 大少爺的劍與簫 > 第一卷:簫劍吟 第一章 今生通靈識前世
背景色:字体:[]

第一卷:簫劍吟 第一章 今生通靈識前世(1 / 1)

此開卷第一章。作者自述:因從小以來,凡曆大事,總見大蛇入夢。作者小時曾夢在唐朝領軍征戰沙場的夢幻,也夢在一個裝滿圖書的房間翻閱史書的場景(上大學後,某下午到圖書館查資料,猛然覺著此情此景好熟悉,細思原是小時候夢幻再現),還夢魯迅先生教作者寫作情景;長大後,作者夢見某位未曾謀麵的先祖(他告訴我他真名此處隱去)入夢來交流前世今生雲雲,夢見太老君與作者講授玄機,臥床邊其言語聲聲入耳。不惑之年,曆數一番夢幻之後,當作者決定寫一本以夢幻開始講述曆史人物傳奇時,愛做夢的作者,夢見一個書名《我是一個開了竅的龜蛇》,於是,作者決定借“夢幻”“通靈”“傳奇”之說,撰此《簫劍吟:我是一條開了竅的龜蛇》一書。但書中所記何人何事?自又述:據父母說,作者出生之際,一位陌客當天傍晚恰巧路過村邊,一看氣象就知村裡有小孩出生,便徑直到作者家,一問果然是作者早晨出生,希望借宿,言談間知其自四川遠道而來,以陰陽風水術數之技為生,他為報答一宿一餐之惠,也為撫慰作者父母心,給新生兒免費算上一卦:言明作者是能讓這個家走出困境,振救這個家的福娃。孩提記事時,作者多次見到一位怪老頭總會悄然翻進作者屋裡,白日裡在閣樓上裹著被子酣然大睡,然後又不知什麼時候悄然離開…林林總總奇聞怪事,可作為茶餘飯後談資以樂。慶幸今生恰逢盛世,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閒暇之餘,總想把前世夢幻之人之事講述出來,讓我們穿越時空界限,做著翩翩少年不泯的豪俠夢、懷著風花雪月的情懷,任憑冷月無語,歲月滄桑,依然在刀光劍影、溫柔水鄉的文字中輪回重生,聆聽簫聲依然悠遠...雖作者非專業,下筆不美,又何妨用虛幻之景,曆史傳奇手法演繹出一段故事來,亦可悅世之目,除人愁悶,不亦樂乎?

上文自述,知作者行文初衷,各位想知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品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曆注明,方使讀者了然不惑。

相傳遠古時代,數億萬年前,“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盤古開天辟地後,天地逐漸清朗,天漸高、地漸厚、水漸藏。天高遠日月星辰行隱其間,地厚重層巒疊嶂其上,水藏形雲霧霜露變化萬狀。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蟲豸奔跳,水中魚蝦群遊。天地雖呈一番熱鬨,但女媧總覺有一種寂寞,經沉思大悟,原來天下還缺少了像自己這樣具有靈氣的“人”,於是捏黃土泥造人,又用繩子沾泥漿揮灑造人方式,陸續造出許多泥人,又施展法力把泥人變成鮮活生命的人類,並教授男女合配、使人類得以延綿繁榮。後來,“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地陷,洪水泛濫,女媧為救生靈免遭滅頂之災,煉石補天,斬巨龜四腳以撐四方天柱,殺黑龍以震懾驅散了吃人猛獸,這樣神州大地複歸太平。媧皇氏斬取巨龜腳、攝掉黑龍魂後,舍下龜身龍魄,棄在北疆琅琊邊。巨龜見天地得以支撐,又見自己失了四肢,不能行動,深感缺失自由之痛,遂自怨自歎,日夜悲號。而黑龍雖失了魂,但魄在,自經日月靈氣浸潤之後,靈性漸長,也隨著巨龜一起哀歎。

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三玄空天宮中降下神仙來,喚作元始天尊,老者白須飄逸,豐神迥彆,身穿道袍,手持拂塵,神態雍容,聲宏氣正:“神龜,黑蛇,你二位各斷足丟魂,救天下生靈算有輔功,本座決意將二位結合為一,命名玄武,為鎮北方之神,二位意下如何?”

巨龜和黑蛇大喜,異口同聲道:“如此一來,龜可用蛇足,蛇可用龜魂,取長補短,彌合而成完整生命體,還能封為一方之神,我們是求之恐不得呢!”

元始天尊施展法力將龜蛇合體,呼出一口祥雲,用拂塵一揮便把龜蛇合體卷入祥雲,向北彊飛升入天宮,隨後授玄武禦劍天遁,八十一項化身之道,正式封為鎮北方之神,命為玄武大帝。

後來,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每當神州北方出現大亂難治時,玄武大帝便顯靈化身下凡,複使北方重歸太平。但到了1700年前,神州大地處於西晉末年,西晉皇室爆發了八王之亂,人民被殺害者眾多,西晉統治力量消耗殆儘,隨後,民族矛盾迅速激發,北方出現了“五胡亂華”的局麵,災連禍接,生靈塗炭。

玄武大帝見北境難以重歸太平,決定再顯靈下凡人間,來到五將山新平佛寺,見一顆"靈星之精"的大槐樹,奇道:“此樹可堪大用!”大槐樹一聽,靜極思動,不覺凡心大動,但自恨千年來粗笨無為,終見仙道說己有用,便口吐人言,向那仙道說道:“師父,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您說自己可堪大用。弟子雖粗笨,修積千年德行,性卻稍通;況見師父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讓弟子成就大材,以修厚德,早日飛仙,自當永戴洪恩,萬劫不忘也。”仙道聽畢,憨笑道:“善哉,善哉!非那千劫萬難曆煉難以修得大功,即便修得大功德,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到頭來終是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在這佛法淨地安修個千年萬年。”

這樹曆經霜侵風蝕,見樹身多處空洞,那裡聽得進這話去,乃苦求再三。仙道作無奈何狀,歎道:“既如此,北方現混亂不堪,各族仇殺不斷,生靈塗炭,需蓋世英雄平亂,我度你去人間,若你能混一**,經世濟民,還北方一個太平,你便大功一件。隻是到不得意時,切莫後悔。”樹道:“自然,自然。”那仙道又道:“我如今大施法術助你,待劫終之日,複歸本寺,以了此案。你道好否?”槐樹聽了,感謝不儘。那仙道便念經施法,大展幻術,在樹身留下佛光寶印,攝取樹魂,卷入符紙,笑道:“到人世間,你形體奇偉貴相,再胎背鐫上讖言,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槐樹聽了,喜不能禁,乃問:“不知賜了弟子幾件奇處,又不知度弟子到何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仙道笑道:“你且莫問,日後自然明白的。”說完,便攜了樹魂,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某一日,玄武攜著已施法的樹魂,來到西北地區氐族部落,見一女子在漳水遊玩,並在西門豹寺祈子,玄武施法,當晚女子夢與神交後懷胎。此女子喚作苟氏,正是氏族貴族蒲洪小兒蒲雄的媳婦,在她十二個月後產子時,天有神光照耀門庭,孩子一出生,其背部紅色胎印赫然在目“草付臣又土王鹹陽”。蒲雄見狀,趕緊稟報父王蒲洪知悉,蒲洪一見胎印,大喜,便根據讖語為孫子取名苻堅,又以“艸付應王”的讖言改姓苻氏。也許正是讖語應驗,苻堅自幼聰慧過人,在做東海王時,胸懷經略大誌,常痛感時弊誤國害民,各族攻訐仇殺,民不聊生。因而他即位後決心讓大秦混一**,以濟蒼生。在王猛等人輔佐下,大秦帝國很快富國強兵,收複西域三十餘國,統一北方,正如歌謠:“長安大街,楊槐蔥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的盛況,北方人民安居樂業。但是統一北方後,苻堅見四方大致平定,隻有東南一角未蒙受君王教化,想要一統天下,他偏信鮮卑族慕容垂、羌族姚萇等包藏禍心之惑言,不顧天象天意和文臣武將們的反對,決意南征,經淝河一敗,鮮卑族慕容垂、羌族姚萇等紛紛乘機起兵反叛割據,北方再度四分五裂,人民深陷災難。以懷柔德仁治世濟蒼生的苻堅,對暗藏於國家的危險頑劣人物濫用仁德而釀成的惡果,令其重振再也無力回天。天降讖言“帝出五將久長得”,鬼使神差的符堅便來到五將山,被叛臣吳忠絞縊於五將山新平寺的大槐樹上,受死前,苻堅不甘怒吼:“爾等不忠當受天譴!我再過500年仍是英雄蓋世!”後托夢給寺主而得以尊苻王神,世享香火。

光陰輪轉到了1200年前的唐末,狼煙四起,天下又大亂。玄武大帝見北方人民災難深重日久,再度顯靈。在上古三皇建都古城宛丘的一武將世家-符楚家,玄武大展幻術,當符楚夫人產子當晚,給符楚施以夢魘。孩子出生後,符楚受夢魘啟發,為孩子取名存,並經神鬼辯卦而感受到孩子的不同凡響;後來,玄武又給行均方丈施法,行均方丈參禪悟到符存前世功敗垂成在於不審、泛德,於是贈名存審,字德詳。該孩子如何在大唐裂變割據、民不聊生的大時代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者欲用三部小說完整地演繹符存曆經大唐一統到裂變割據又到大一統的波瀾壯闊曆史傳奇。上卷《簫劍吟:我是一條開了竅的龜蛇》講述作為主角的符存,自幼便承載著家族厚望,其父護送他去外地拜師學藝的路上遭人謀害,在危難之際他被僧人救走,曆經艱險習得蓋世武藝和絕妙簫樂。回到宛丘,正遇黃巢農民起義後,鄉裡鬨盜匪襲擾,為救人於危難,他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糾集四方豪傑壯士,彙聚成一股戰鬥力很強的武裝力量,令盜匪聞風喪膽,符存一時成為遠近皆知的豪俠。雖揚名在外,但衰敗的寒門,即使宛丘一戶趙姓富貴之家的千金小姐趙玫璐中意符存,也讓趙家老爺拒絕這“門戶不當”的婚事,趙玫璐癡情符存的事也激起了當地權貴子弟的嫉恨,他們暗中與山野盜匪勾結,精心布局了一場誣陷符存謀反的陰謀。一時間,風雲突變,符存無辜蒙冤,被官府下了死牢;他在刀斧手落刀的緊要關頭,慶幸經歌姬童玲玲施援而奇跡般地逃出生天。為了消除權貴子弟的嫉恨,能在宛丘立足,符存的義兄袁象先讓他與其深愛他的搖錢仙子林玉雪結為連理,然而,那些權貴子弟不僅未因此收斂,反而步步緊逼,再加上當時諸侯裂土混戰、民不聊生,符存悟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於是舍鄉裡,帶著劍和簫衝出宛丘,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最新小说: 星辰之巔星辰訣 鬥羅:天生媚骨,開局藍霸團寵 職業?狗都不打! 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華娛從代拍開始 我有一座鏡像屋 大道之上 假千金空間通獸世,渣哥個個悔斷腸 我以惡女為資糧 1979我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