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永恒的盟友。
新羅親唐,也不是一開始就是的。
早前新羅高麗聯合,對付百濟。
後來高麗強大了,新羅聯合百濟對付高麗。
再後來,高麗跟百濟一合計,要分吞新羅。
新羅沒辦法,這才派遣使者,臣服大唐,請求大唐出兵攻打高麗。
到現在,新羅背叛大唐,也沒有多少心理負擔。
實際上哪怕是現在,新羅國內也有兩大政治勢力,親唐派跟反唐派。
由於現在大唐太子的強盛,親唐派站不住了,成了清一色的反唐派。
“好計策,完全可以雙管齊下。”
“大唐太子這般跋扈,目中無人,也是應該得到一些教訓了。”
“但我等首先,還是要按照大唐太子的吩咐行事,暗中聯合百濟,臨陣一擊,說不定還能俘虜大唐太子。”
金春秋首先就對此肯定,而且越想越覺得靠譜。
兩個計策,完全可以一起行動。
甚至金春秋還打起了大唐太子霹靂火的想法。
如果能俘虜大唐太子的話,那他們就能有霹靂火了。
不得不說,前景遠大。
況且就現在來說,成功幾率很高。
按照現在的情況,大唐太子應該不會派遣出太多兵力,而他們有十萬兵力,外加聯合百濟,倭國。
數十萬兵力,對付大唐太子幾萬兵,還怕不能贏?
金德曼有些遲疑。
沒敢直接下定決心。
倒不是她對大唐有多忠心,而是一旦這樣做的話,一旦失敗,新羅可就要步上高麗的後路了。
真能俘虜大唐太子嗎。
要知道大唐可不是隻有一個太子,還有他們的皇帝在啊。
屆時又來一次東征,大唐皇帝派遣數十萬兵力,又怎麼能抵擋。
也許是看出了女王的遲疑。
金庾信這個時候開口道:“大王,如果能打敗大唐太子,那麼我們就能把現在高麗的疆域,全部都搶過來。”
“高麗如今各地皆反,隻要我們許諾恢複他們的貴族身份,就必然能得到他們的效忠。”
“憑借我們的實力,自然不可能完全吃下高麗,但可以邀請百濟,倭國一同。”
“唐軍主力現在已經班師回朝,大唐皇帝跟太子有所矛盾,短時間內,必然很難再次發動東征,這就是我們當的機會。”
“當年高麗尚且能抵抗隋朝百萬大軍,若我新羅聯合百濟,倭國,為何不能抵擋大唐。”
“有倭國之助,也能阻擾唐軍從海上行動。”
金庾信是個很有軍事經驗的統帥,從戰爭的角度上看,三國聯合,再加上高麗如今的殘餘力量,隻要打敗了太子後,緊緊抱團,大唐也奈何不了他們。
金德曼動搖了。
金庾信是她最為依賴信任的大臣,他都這麼說了,自然是能辦的。
想了想,金德曼下定決心道:“好,就以此行事。”
——
長安城。
相比離開時候的意氣風發,現在的魏王李泰,多了幾分狼狽之感。
不過想到唐軍全都已經撤離高麗,李泰又期待了幾分。
李世民也準備了慶祝宴會。
畢竟不管怎麼說,高麗大捷是事實。
況且李泰跟張亮,攻陷卑沙城,也是有功勞的。
論功行賞,自然是少不了。
隻是後邊李勣,張亮還沒回來,宴會還要等待一段時間,或許會安排在年關附近。
李泰等人也隻有百騎先行抵達。
入了皇宮。
李世民沒有多說什麼,這個時候去對魏王說些什麼話,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是容易挑起他們兄弟之間的仇恨。
如今太子的情況,變得很是複雜,這跟李世民的內心糾結,也有很大關係。
在這樣的局勢下,說廢除太子是不可能的。
太子還在高麗,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如今的高麗正在被大唐所統治,畢竟去當官的,都是漢人。
李世民也不想把自己跟太子的矛盾鬨得人儘皆知。
這讓回來後的李泰有些許沮喪。
原本他還覺得,父皇應該斥責太子。
結果什麼也沒有提。
所以他也不好說太子的壞話。
“魏王其實不用這麼擔憂,太子的野心,誰還能不知道呢。”
“陛下之所以放任,是顧全大局。”
“畢竟高麗這才拿下多久,總不能說就跟太子起爭執吧,撤兵回來,已經是最大的限度了。”
“況且就我看來,隻要太子回到長安,那麼陛下自然就會懲戒太子。”
“到了那個時候,就是魏王的機會了。”
柴令武還是有幾分思路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魏王李泰聞言,想了想,問道:“如果太子一直不回來呢,那豈非父皇一直不能對太子動手?”
柴令武自信一笑:“如果太子不回來,那他還是太子嗎。”
“魏王覺得,就憑借高麗那些地方,太子就能跟陛下所對抗嗎。”
“太子的霹靂火,確實是很厲害,攻城之神器,但我得到消息,陛下招了許多道士入宮,且指定是跟先前韋靈符有關的道統。”
“霹靂火可不是太子造出來的,而是通過韋靈符的徒弟那裡得來的,這些傳承,懂得的自然也不隻是韋靈符一人,陛下造出霹靂火,乃是遲早之事。”
“且跟製冰法那樣,太子所用之物,也就是那些,不消多時,朝廷也會有自己的霹靂火。”
“高麗之所以如此慘敗,隻是因為那霹靂火沒人見過,戰馬與人俱驚,士氣潰散。”
“我打聽過了,太子之所以這般順利拿下遼東城,不是說霹靂火造成了多大的傷亡,實際上遼東城那邊,根本沒有多少傷亡,遼東城的守將,完全是被嚇的。”
“嚇到直接跑了,把整個遼東城,還有數萬高麗將士,完好無損的送到了太子手中。”
柴令武智商上線,開始根據現有的情報,對整個戰局進行分析。
其實很多東西,是經不起推敲的,隻要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就能猜出個大概了。
柴令武也算是魏王的心腹軍事,大智慧上差了一些,小聰明可從來沒少過,不然這麼多人巴結魏王,也不會是他成為李泰最為仰仗的軍師了。
聽到柴令武這麼一頓分析,李泰喜上眉頭。
對於霹靂火,他還是有些在意的,但在意的是,太子之位。
思索了一番後,李泰問道:“太子要是一直不回來,陛下也一直不廢太子,又該如何。”
柴令武笑道:“那是更好的事情了。”
“太子不回長安,他還能是太子嗎。”
“一年,兩年,三年,太子能在高麗幾年。”
“如果沒有太子在,那這長安城,還能有比魏王更加高貴的嗎。”
李泰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是啊,如果太子不在長安,那這長安城,除了父皇,就是他最大了。
朝廷百官,豈非都要入他魏王黨。
想到這裡,魏王李泰忍不住嘴角上揚。
——
崔盛玉也跟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