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的海風,裹挾著鹹腥味,拍打在落地窗上。
溫明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盯著手中泛黃的產權文件,指節因過度用力而發白,一雙黑色的眸子裡,全是迷茫。
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前幾天還在大洋彼岸當個社畜,轉眼就來到鷹國成了一家酒店繼承人。
而且,還是一家規格不小的五星級酒店。
這座建自19世紀的熨鬥酒店,此刻像頭沉睡的巨獸匍匐在他腳下。
哥特式拱窗外是寸土寸金的熨鬥區,霓虹燈牌在暮色中次第亮起,而穹頂門廳奢華的水晶吊燈、射燈、台燈,溫明一個都不敢開,隻敢亮起其中的一盞小台燈。
電費賬單可比大都會的月色現實得多。
這裡的月亮並不比大洋彼岸圓,但電費一定比那邊的貴!
“年度房產稅289萬,美刀……”
他翻動著手中的文件,看著上麵觸目驚心的數字,每翻一頁,都感覺自己的心跳在加快一次。
這座酒店地上16層,地下2層,一共18層。
除了一樓大廳、頂樓和地下兩層,合計一共256間客房。
酒店的外形像一個巨大的熨鬥,所以取名熨鬥酒店。
也因此,周邊的社區被命名為熨鬥區。
據幫自己辦理繼承手續的律師漢森介紹,這個酒店已經有百年曆史,曾經是大都會地標性建築之一。
一座建築能讓一個社區因此而命名,可想而知其在大都會的地位如何。
這樣一家位處鷹國最豪華城市最核心地帶的地標性豪華酒店,在溫明第一次站在門口仰望它的時候,就猜測它價值不菲。
至少價值3億。
美刀。
哪怕它已經是個百年建築。
而事實上,產權文件上的估值,清晰地寫著2.89億美刀。
而這還是3年前的價格,馬上就要進行重新估值了。
溫明一點都不慶幸自己猜對了酒店的價值。
那個從來都沒聽說過的遠房三大爺,也不知道從哪裡就和自己這個孤兒攀上了親戚,然後在臨死前把這家酒店留給了自己。
溫明看著落地窗外黑漆漆的大海,總感覺自己還在夢中。
這可是價值2.89億的大酒店啊,怎麼就落在自己頭上了?
但是,現實卻由不得他多做夢。
遠房的三大爺,留給了自己一個酒店。
僅此而已。
一個員工都沒有。
偌大的酒店,隻有溫明一個人。
所有的員工在三大爺死了之後,全都走了。
他當時差點忍不住就把酒店直接給賣掉。
然而,他想賣也賣不掉。
這個酒店的繼承要求就是不允許溫明賣掉,隻能留給溫明自己的血親子嗣。
無奈之下,溫明隻好決定暫時一個人開起這家酒店。
好在他之前在大洋彼岸做過酒店主管,很多東西都還算熟悉,所以上手並不難。
溫明計劃暫時隻對外營業一層樓的客房,這樣自己可以忙得過來。
一個人雖然有些麻煩和辛苦,但也不是不能辦。
等到有現金流入了,就可以招聘新員工了。
沒辦法,溫明不努力營業不行。
在鷹國,哪怕這個大酒店屬於自己,每年也要繳納289萬美刀的房產稅。
說是永久產權,不如說是一年產權。
再加上酒店經營執照、酒類銷售許可證、消防安全檢查費以及各類保險等支出,溫明就算是坐著不動,每年都要支出五六百萬美刀。
而如果開始正式營業,員工工資、水電氣費、垃圾處理費、布草清理、酒水、餐飲食材、營銷、翻新客房等等支出加起來,總支出至少也要2000萬美刀。
這不是溫明自己胡扯的。
這是他用大洋彼岸最新型也是最牛逼的A——DS測算的!
也就是說,溫明每天一睜眼,至少就是5萬美刀出去了。
甚至有可能是6萬美刀。
這繼承的是個酒店?
這繼承的是個爺!
吞金大爺!
……
6萬美刀,意味著熨鬥酒店每天的入住率至少要達到50%。
好在大都會酒店的平均入住率都不低,一般在70%以上,而五星級酒店的房間價格大概在450-600美刀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