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煉精化氣,分為羽士與煉氣士,煉氣化神,分法師與煉師,煉神返虛,分為大煉師與神通真人,煉虛合道又稱為天師(真人)八個小境界之分。
而這煉精化氣乃是一切修行的,築基則不屬於四大境界行列,乃是先賢根據修行經驗,劃分而出專為俗道打造,儲藏精元,以供煉氣所用。
體有竅穴,當這些竅穴充滿精元,便可開始煉氣。
所以吃食很重要,白仙肚子很餓,步伐輕快走出荒廟,對著廟門打了個稽首,算是謝過,轉身離去。
一眼望去數不儘的青山,白仙鬱悶了,要找到人家要點吃的,該走多遠?
索性,靠山吃山好了,用著所剩不多的力氣,進入森林,一入內,濕潤的氣息讓他渾身一陣抖擻,初春穿著一件破布衫,凍得慌。
在山林間疾行,一刻鐘後,白仙手中已經抓住一隻錦雞與兩隻鬆樹,拔毛去下水,在鬆樹下取了些鬆油,尋得木塊。
將鬆油放在上麵,暴曬在春日的太陽下,手工製作尖銳的樹枝,進行一場古典式鑽木取火,很費功夫,虧得白仙對武學掌握相當深厚。
半個時辰後便點燃起了火焰,等待烤火,一邊在腦海中演練上輩子的武學,這才有功夫去想現在的處境。
荒山,小廟,道光22年,好歹時間讓他知曉自己處於什麼時代,自己貌似是個孤兒,從小吃百家飯長大。
在翻過十一座山的那邊平原裡,有一個村莊,叫安溪村。
自己是安溪村人,從小在那吃百家飯長大,是那種天生被神帶走了一魂的人,對此白仙感到啼笑皆非。
所謂缺魂人,俗稱傻子,智力不同於常人,原來這具身體的前主人是這類人,倒是很不錯,關於這類人,曾經看過的典籍中有所記載。
呂祖昔日遊曆天下,偶遇一人,形瘋影癲,內心純粹,不為紅塵所動,觀此子內心純良,每到夜幕便顯化神通,教導術法。
久而久之,此人白日瘋癲,夜幕鎮邪祟妖魔,歲畢,天光降臨,呂祖親降,受玉帝法旨,封此人為守護靈神。
專擋煞鎮妖魔,護佑一方清明。
由此,世間凡是缺魂之人,皆可得此傳承,故而又名守村人。
念及此,白仙又是一笑,造化弄人啊,守村人便守村人,雖然自己貌似處境很不好,前不久被人安溪村地主家的兒子揍的半死不活,原因隻是這守村人幫一戶人家辦完紅事,將臟水潑入他家地裡導致。
“心很大歹毒之輩,非你家奴,安敢如此!”白仙氣的三竅生煙,五雷神動,潑水打人,這命可真賤啊,抓起錦雞吃的滿嘴留油,心中滿是惡念。
修了一輩子道,內心不說無暇,但也是念頭通達,能做到上善若水,但此事,他偏偏忍不了!
師傅曾說他心有芥蒂,嫉惡如仇,多年修道雖收斂改善許多,但那剛正一麵,終究不改。
但本性終究是本性,身處高位時,道門遵守,龍門觀一方有名,護持百姓,治安穩定,如今又遇到這事。
說句難聽的,這就是跟他結怨,因果轉嫁到他身上,必然要去解決這件事,說句好聽的,這叫除暴安良。
吃完用袖子一抹嘴,起身將短褲一彆,頓時清泉湧出,滅儘燥熱,白仙也不在意,既然自己重生的這人身前是個缺魂人,那就當好這個缺魂人好了。
感謝呂祖,缺魂人忽有一日恢複正常,傳說很多,慢慢規劃,恢複正常就好,在這之前,先還了安溪村的養育之恩,再遠走看看。
打定主意,當即起身朝著安溪村走去,勢必要給教訓一番那地主兒子,一路走來,山道難行,雜草叢生,顯然少有人上山謀生,樵夫不見,獵人不存。
倒是好幾次遇到山中猛獸,虧得他現在初入築基,耳聰目明比常人強上許多,這才遠遠避開。
走至一處山崗旁,隻覺得此人令他背後發涼,白仙望著幾個墳塋上被刨出來的坑洞,眉頭微皺,這坑洞,淩亂無章,不似工具所挖,更像是利爪導致。
有種不好預感,湊近一看,空有草席,不見枯骨,連看幾座,都是如此,歎息一聲,在地上抓起一捧土,搖頭走開。
如果所料不差,乃是邪祟導致。
《晉太康地誌》、《搜神記》記載媼(ao),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居於地底喜食人腦,能人言,用柏芝插其首可殺之。
一種很尋常的邪祟,但對白仙來說,是第一次碰到,頗為好奇,這所謂的媼,到底是何模樣,臨近傍晚,站在山頭上俯視著山下平原上嫋嫋炊煙升起的村落,百多戶人家。
倒是不錯,一片祥和,回頭看了眼身後,烏煙瘴氣不說,邪祟諸多,趁著夜幕還未降臨,迅速下山,如果到了夜幕,恐怕還會有更多邪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