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
這月光寶盒的主人,到底是誰呢?
紫霞仙子?
開玩笑了!
以劇情之中紫霞仙子表現出來的修為和實力,斷不可能擁有這等法寶。
否則彆說是孫悟空。
就連諸天神佛,恐怕都忍不住為之心動!
光明正大的強搶自然不可能,但背地裡下黑手,偷偷奪取月光寶盒,相信一定會有人為了寶物鋌而走險。
那麼……
月光寶盒到底是何人的寶物呢?
聯係到紫霞仙子的身份,以及整個大話西遊之中佛門出現的場次實在有些醒目。
不得不讓蘇晨懷疑,這月光寶盒很有可能是佛門某位大能的寶物,借紫霞仙子之手流入到這方世界之中。
而至尊寶能夠這般輕易拿到,恐怕也少不了佛門在暗中為其便利。
否則……
至尊寶隨便在盤絲洞之中挖了一個坑,就輕易的發現了埋在盤絲洞內的月光寶盒。
而在此之前……
蘇晨也曾以神念搜尋過盤絲洞內每一寸地方,都是一無所獲!
“雖說西遊乃是佛門大計,但讓一群大羅金仙,乃至準聖整天都圍著至尊寶這個小人物打轉,自然是不可能的……”
“否則恐怕我在拿到月光寶盒的一瞬間,便會被這群大佬隨手捏死!”
想到這,饒是以蘇晨的膽大妄為,也不由流下來一絲冷汗。
自己先前與至尊寶交易的舉動,看似是利用了對方尋找月光寶盒,實際上無異於是在刀尖上跳舞。
偏偏那個時候,蘇晨還是竊喜不已,以為白白弄到了一件寶物。
現在想來……
這哪裡是什麼寶物啊,分明是個燙手山芋!
“靠!”
哪怕蘇晨多年良好的修養,這一刻也忍不住爆了粗口。
不過……
讓他這樣舍棄月光寶盒,卻也是不可能的。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麵對寶物若是沒有一點心動,自然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月光寶盒如今已經落入蘇晨手中,指不定其主人已經發現了這一點,縱使是將月光寶盒丟掉,恐怕佛門那邊也不會息事寧人。
“現在為今之計,隻有走一步算一步。”
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蘇晨也是飛快地分析著當前的局勢。
“首先,我現在的身份是楊戩,能夠利用的,不止是道門,還有……天庭,若是做了什麼破壞佛門的事情,無論是道門,還是天庭恐怕都會樂見其成!”
不要以為西遊記之中,孫悟空偷蟠桃、盜金丹、自立齊天大聖、大鬨天宮……
這一係列令天庭顏麵儘失的舉措,就真的是讓天庭束手無策,隻能去西天請如來佛祖前來鎮壓妖猴,將其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難道說。
天庭那麼多仙神、三清、四禦、五方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殿閻羅,加在一起都對付不了,區區一隻石猴嗎?
自然……是不可能的!
答案很簡單,天庭是在故意配合佛門演戲!
至於目的。
除了是為了配合佛法東傳,借機將西牛賀洲的一乾妖魔鬼怪掃除,以正天庭威嚴之外。
未嘗沒有引入外援,來抵擋三清為首道門一係帶來的壓力。
要知道,封神之戰。
三教弟子紛紛榜上有名,受製於封神榜,美其名曰上天封神,但實際上則是成了天庭的傀儡,玉帝的打手。
此舉固然為天庭了一大批的人手,來維持天庭運轉。
但也因為這些弟子,大都出身於道門,一個個把持了天庭各部,隱隱有著將玉帝架空的跡象……
而這時候。
佛門卻向玉帝伸來援手,作為天庭之主的玉帝,自然想借用佛門的力量來製衡道門。
此乃帝王心術。
人間的皇帝尚且能夠輕易玩轉,更不要說堂堂玉帝大天尊了!
隻是……
玉帝忽略了一點。
施展製衡最重要的條件,是自身擁有足夠的力量。
但無論是道門還是佛門,都擁有聖人作為底牌,以至於原本權衡之舉,被弄巧成拙,反倒成了引狼入室。
這一點。
在孫悟空大鬨天宮,天庭無人可以降服妖猴,堂堂天庭之主,隻能向佛門低頭的時候。
我們的玉皇大帝陛下,便已經明白了這一點。
可惜……為時晚矣!
就好像是封神之戰,元始天尊請西方二聖一同對付通天教主,大破誅仙劍陣之後,才是幡然悔悟。
但佛門算計了道門、算計了天庭,真的就能一點反噬都沒有?
“若真是這樣的話,那所謂的無天佛祖,恐怕就是道門或者天庭這兩家的手段了……”
曾幾何時,蘇晨看過一部很有意思的電視劇,叫做《西遊後傳》。
故事發生於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成功三百年後。
按理說乃是佛門大盛之時,偏偏天地大變,一代魔頭無天突然降臨……
佛祖圓寂,三界大亂!
而無天占據靈山,自稱“無天佛祖”,並召集眾多妖魔鬼怪,並對外宣稱。
三十三年後,如來還會借助轉世靈童的法身托生,依仗十七顆舍利子奪天地造化,法力無邊,重返三界。
若要永久占領天庭統治世界,必須利用孫悟空拿到十七顆舍利子,殺死轉世靈童。
當然……
故事結局是,孫悟空一行人曆經磨難,湊齊了十七顆舍利子,令如來成功轉世歸來,化解了劫難。
但這一難,也是硬生生地阻斷了佛門大盛之勢!
哪怕是佛門,知道這一切的幕後黑手究竟是何人,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顯然……
這未嘗不是封神之中,算計道門帶來的反噬!
當初佛門利用不光彩的手段來算計三清,如今風水輪流轉,自然也有被他人算計的時候。
在想通了這一切的利害關係之後,蘇晨也是明白。
當務之急自然是要阻止至尊寶恢複記憶,重新戴上金箍,成為孫悟空。
這樣一來。
哪怕是東窗事發,道門和天庭都會想方設法庇護他。
至於會不會出現鳥儘弓藏,兔死狗烹的結局。
蘇晨卻並不擔心。
並非他信得過道門和天庭的節操。
而是道門與天庭所做的事情,雖然隱蔽,但也很難逃出有心人的眼睛。
若是連楊戩這位闡教三代核心弟子、道門嫡傳、玉帝親外甥、天庭戰神都能輕易舍棄。
試問道門和天庭之中,還誰能放心為二者效力,不會生出兔死狐悲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