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小丁帶著嶽玉柔,把城裡僅有的五六十名老弱病殘傷兵組織到一起,帶著他們離開韶縣城,朝著龍興縣方向走去。
此時,偌大的韶縣城裡,隻剩下了宋寅梓和衙門裡的幾名文官,其他連一兵一卒都沒有了,就連城頭上平時觀望放哨的士兵,此時也已不見了蹤影。
儼然,韶縣城此時已經成了一座空城。
倘若此時有人前來攻城,隻需百十來人,撞開城門就可以占領韶縣城了。
然而,小丁卻是放心大膽地帶著那些老兵傷兵離開了韶縣,一路上,不緊不慢地朝著龍興縣進發。
沿途查看路上的痕跡,可以判斷出,達純律的部隊此時還沒有經過這裡。
畢竟,即便達純律想要今天前去汀洲關與宋寅磐彙合,也是需要吃過早飯後才能拔營起寨的。三萬大軍也不是小數目,哪裡能夠說走就走啊,各種瑣事一磨蹭,時間就過去了。
再加上從定昌縣到達這裡的路程,大軍趕路,至少也得需要半日時間。
所以,小丁猜測,需要等到中午時候,達純律的部隊才會到達老碗口附近。
小丁帶著那幾十個人來到老碗口的時候,仔細朝著路兩邊的茂密草叢裡看了看,見韓氏兄弟所帶領的那一萬禁軍隱藏的還是十分隱蔽的,即便是他,如果不利用神識掃描的話,也是很難發現,草叢之中會藏有伏兵。
韓氏兄弟看見小丁和嶽玉柔帶領一隊殘兵騎馬走過來,連忙鑽出草叢,主動與小丁打招呼。小丁隻是擺擺手,告訴他們隻需按照原計劃行事即可。
於是兩兄弟又都退了回去。
再向前走,不到十裡的距離,有一道山梁,與老碗口處兩邊的山梁連在一起,圍成一個碗狀的地形,這也正是老碗口這處地名的由來。
小丁和嶽玉柔帶人沿著官道越過山梁,便發現了隱藏在山梁背後楊月靈的伏軍。
楊家姐弟和很多士兵看到小丁二人過來,同樣是主動與小丁二人打招呼,小丁依舊是擺擺手,讓他們各就各位埋伏好,隻需按照原計劃行事即可。
其實老碗口這裡的地形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碗口擺在那裡,隻是碗口太大,裡麵容下十萬軍隊都輕輕鬆鬆,就彆說達純律的那三萬軍隊了。如果這碗口再小一些,韓氏兄弟就不必埋伏在碗口之內伏擊達純律的部隊了,他們也完全可以像楊家姐弟那樣,隱藏在山梁後麵,隻等達純律帶領部隊進碗後,進行伏擊即可。
可惜,這個碗口太過巨大,小丁手下也沒有那麼多的軍隊在碗口外圍設伏,所以就隻能安排韓氏兄弟帶領禁軍埋伏在碗裡麵設伏了。
小丁帶著那幾十個老弱病殘兵繼續向前走,又向前走了約有十多裡的距離時,路旁出現了一個被遺棄了的茶棚。可能是因為戰亂的原因,這個茶棚的主人早已離開這裡,隻剩下了幾間草棚,一個燒茶水的鐵片爐子,和草棚下擺著的十幾張殘破的桌椅。
草棚後麵還有一口水井。小丁見這裡正在路旁,又有草棚可以遮陽,正好可以在這裡等待攔截達純律的殘軍。於是便下令讓這些老弱病殘兵們停下來,在這處茶棚裡休息,也可以去打些井水來解渴。
大熱天的,趕了這麼遠的路,老弱病殘兵們本就體力不濟,正好坐在這裡歇息一會兒,喝點涼井水,吹吹小涼風。
小丁和嶽玉柔也坐了下來,有士兵用隨身水袋打了些井水過來,送給小丁和嶽玉柔。小丁也不客氣,從玉佩空間裡找出兩隻碗,放在桌子上,然後給嶽玉柔和自己,每人倒了一碗涼水。
嶽玉柔此時也已經有些冒汗了,畢竟是夏天,走了一上午的路,太陽當頭照,豈有不熱的道理。
幾口涼水下肚,感覺舒坦了不少。
嶽玉柔將水碗放到桌上後,看向小丁,問道“小丁哥,你說那位叫達純律的將軍會帶兵走這條路線嗎?他會不會臨時改變主意,而去攻打韶縣城呢?畢竟昨晚你已經打草驚蛇,驚動了他,他臨時改變計劃也不是不可能啊?”
“我猜他還沒有那個膽量!”小丁肯定地說道,“他要是有那膽量,昨晚的計劃就不是首選去與宋寅磐彙合了,而是首選前來攻打韶縣城。”
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暗示,如果第一次沒有選擇,那麼第二次的時候也依然不會去選擇。
所以小丁才會這麼肯定,也大膽地留下一座空城。
然而,達純律真的不敢去打韶縣這座空城嗎?
s提醒各位讀者一下,本書首發於縱橫中文網,看正版原版,章節不會錯亂,文中錯誤會及時更正。其他網站不會同步更正錯誤的。看好書看正版,請到縱橫中文網或下載縱橫a觀看。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