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眾卿平身’,群臣起身,各自回班站好,一副和氣融融場麵。
但,有一人除外。
萬安!
老家夥愁毀了,這次皇帝交代他的差事……可真夠拉仇恨的,他有預感,這要是說了,以後自己的名聲可就要儘毀了,儘管他本身也沒什麼好名聲。
可這次過後,他甚至會在成華一朝的史書上臭名昭著。
僅是想想,他就頭皮發麻……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萬安始終不敢冒頭,以至於朝會都快結束了,他都沒站出來說話。
他想拖過去,但……有人不同意。
“萬愛卿!”
“啊?臣,臣在。”萬安硬著頭皮出班。
朱見深神情不滿,眼神威脅“朕觀你一副魂不守舍,患得患失模樣,可是有言想諫,卻不敢言?”
群臣見狀,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在萬安身上。
“臣,臣……”萬安頭都快炸了,他深知一旦說出所謂諫言,他必將自絕於文官,且永無翻身可能,但……不說,他可能馬上就會卷鋪蓋滾蛋。
支吾片刻,他一咬牙,決定一條道兒走到黑。
“回皇上,臣卻有言要諫!”
朱見深神色立刻溫和下來,含笑道“但言無妨!”
萬安知道自己沒有退路,他名聲夠臭了,不迎合皇帝,這個官兒他根本做不下去,索性也豁出去了。
“皇上,自大明立國,迄今已有百餘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的官員……越來越多。”
萬安沉聲道“就目前而言,大明的各個機構已然呈臃腫之勢,官員過多不但使朝廷財政支出過大,且也養成了官員懶散的性格;
正所謂,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
既然說了,萬安也沒了顧忌,叭叭個不停……
這是事實,科舉每三年一次,按規矩,中了進士就是官了,舉人也有做官的資格,
雖說這時代科舉進士難得,但每屆都有百餘人,最多的時候甚至有數百人中進士的情況;
科舉三年一次,但官兒可不是三年一換啊,甚至大多數情況,都是乾到死。
這百餘年累積下來,大明的官僚機構……已到了不得不縮減的地步。
換言之,大明公司該裁員了。
萬安叭叭完,拱手道“臣懇請皇上,精簡大明官員,優勝劣汰……”
“皇上萬不可聽信萬安一人之詞!”吏部尚書尹旻率先出班,對萬安的言論嗤之以鼻,“萬安所言,乃大謬也。”
朱見深臉色耷拉下來,淡淡道“尹愛卿有何高見?”
“皇上,試問哪個官員不是十年寒窗苦讀,曆經層層考驗,才得以入仕為官?”尹旻拱手道,“當然,臣非是為官員說話,而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
他侃侃而談“文人士子如此付出,好不容易做了官,卻被輕易削去官位,付出和回報嚴重不對等,長此以往下去,怕是……都無人做官了;Πboγg
到那時,誰人幫皇上治理江山社稷?”
“臣附議!”戶部尚書楊鼎出班,“萬尚書這話貌似有理,實則危害甚深,自古人多好辦事,何曾懶散之說?”
內閣劉吉也出班道“將大明官員比作和尚,這是官員們的侮辱,亦是對皇上的侮辱。”
刑部尚書陸瑜附和“臣附議,官員的俸祿並不高,大明繁盛昌盛,稅收屢創新高,這一點支出不痛不癢,有何打緊?”
這話對也不對,明麵上官員俸祿是不高,但官員的實際收入並不低,哪裡來的不痛不癢?
這些,群臣都知道,但都不說。
兵部尚書白圭,更是直接扣帽子,挑刺兒道“萬尚書拿和尚說事,可是有影射暗喻之嫌?”
太祖做過和尚這事兒,並不是什麼秘密。
主要是老朱出身太低了,他倒是想給自己形象‘添磚加瓦’,但難度實在太大,淮西的眾將領,誰不知他朱重八的啥出身。
於是乎,老朱索性就擺爛了,常以我本淮右布衣自居。
認為,這樣反而更能襯托出自己奉天承運!
基於此,兩版太祖實錄對朱元璋的貧苦出身,都沒有經過任何美化。
“萬安其心可誅,還請皇上皇上聖裁!”
“請皇上聖裁!”
聲討萬安者前赴後繼,個個恨其入骨,這可真是刨了祖墳了。
真若推行這一政策,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要麼卷鋪蓋滾蛋,要麼兢兢業業卷死同行,要麼對皇權卑躬屈膝、唯唯諾諾……總之,絕不會好受。
萬安對此早有預料,並不感到意外。
他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有人會幫他說話。
朱見深說話了,他必須說話,萬安就是個引子,這麼大事兒隻能他來頂。
“諸位愛卿的擔憂甚有道理,然,萬愛卿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朱見深道,“大明官員過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見群臣欲要集體爭辯,朱見深忙話鋒一轉“當然了,事關重大必須慎之又慎。”
他一副笑眯眯模樣,允諾道“諸卿莫憂,朕定會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