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獲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1627崛起南海 > 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獲

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獲(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海漢利用手頭的海上運力資源和駐廣辦的便利,資助海南島上的讀書人參加大明的鄉試會試,這種做法已經有數年傳統,在海漢入主儋州之前就在施行了。比如這潘默參加的崇禎二年、五年兩次鄉試,就都是免費搭乘海漢帆船前往廣州,在當時參考期間的食宿也是由海漢駐廣辦包攬,並不需要考生們另行花錢。

這種舉措的花銷其實很有限,左右不過百八十個人半個多月的食宿而已,對海漢來說隻當是那個月多接收了一點移民而已。但對於家境不算太好的讀書人來說,這無異於相當大的恩惠了,所以有些落榜文人考完回到儋州之後,便會選擇投靠海漢,一是求個穩定的飯碗,二來也是報答知遇之恩。

最早去到三亞投效的一批人,適逢海漢剛剛起步不久,對知識分子的需求非常迫切,基本不會設置什麼門檻,收入不低,入職便可入籍,舉家遷去三亞也可得到妥善安置。而且當時海漢對文化事業的讚助力度很大,儋州文化圈子裡各種大型活動幾乎都是海漢出錢讚助,文人們自然也對這種肯花錢又有品位的老板有著不錯的觀感。

不過後來海漢入主儋州,一部分文人意識到了海漢的野心,出於對大明朝廷的忠誠,開始拒絕與海漢合作,有比較極端的如忠明書院黃子星之流,甚至還策劃暴亂來進行反抗。但當海漢在儋州的統治逐漸穩固下來之後,一些識時務的文人再次選擇了押寶在海漢身上,直接就放棄了參加科舉的機會。從儋州前往大陸參加鄉試的考生逐年減少,這其實就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而海漢此時對知識分子的需求已經不如早期那麼迫切,開始慢慢地設置準入門檻,並且對於招攬文人的宣傳力度也沒有那麼大了。今時今日的海漢並不缺乏主動前來投奔的文人,所以對於這些依然抱著舊觀念,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科舉上的舊式文人,海漢並沒有再花大力氣招攬的興趣。

正如寧崎所說,與其低聲下氣去求這些文人,倒不如順應他們自己的選擇,讓他們繼續去考大名的科舉。萬一瞎貓撞上死耗子,有人考中了進士,那時候再來想辦法做工作也不遲。不過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狀況,到時候也不會是由寧崎的文教部門來負責了,而將會由安全部來接手——這些可以打入大明官場內部的楔子,不充分利用起來就太可惜了。

海漢前幾年在福建官場的投資可謂是成效顯著,精心扶持起來的許心素一係如今已經基本控製了福建的駐軍,並且也為海漢進入當地市場,控製福建海峽航道,以及滲透大明官場都提供了絕佳的配合。如果不是有了來自福建官方的助力,海漢要想在東南海域奪取澎湖、台灣這樣的落腳點可不會這麼容易實現。

有了這樣的先例,海漢對於收買拉攏大明官員的活動還是很上心的,如果能從入仕之初就與官員建立起共同的利益關係,那當然最好不過。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對海南島出生的考生進行扶持讚助,待其高中之後,再建立進一步的關係就比較容易了。

而本地出身的讀書人對於海漢所提供的助力也很難生出足夠的抵抗力,一是這些人的根基都在島上,就算自己去大陸做官了,族人還是得留在海漢治下地區生活,對統治者還是輕易得罪不起的。二來海漢既有財力又有渠道,想要扶持大明官員上位也不是什麼難事,福建近幾年的官場變化已經極好地證明了這一點,要是能得到海漢的幫助,仕途肯定會平順得多。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是海漢覺得看人不爽,以其能夠動用的資源,要拖人後腿可比捧人上位容易十倍。不管是不是願意接受,這些瓊州出身打算靠科舉入仕的文人們都肯定無法拒絕海漢所提出的要求。寧崎把話說得寬鬆一些,也是好讓聽眾的麵子上能過得去。

答完潘默的問題之後,寧崎從舉手的人當中又另點了一個讓其提問。這人的年紀看著就比潘默大多了,額頭眼角已經有了明顯的明顯的皺紋,看麵相估計至少是四十往上了。

這人起身行禮之後自報家門道:“學生王啟凡,儋州三都鎮人氏,萬曆四十五年鄉試中舉,如今在白鹿書院兼任教師,給中級班授課。”

寧崎心中一算,萬曆四十五年也就是1617年,十七年前中的舉,之後就再無寸進,看來資質有限,拿了舉人功名也就到頭了。不過這種老儒生有舉人功名在身,一般倒也不會再為衣食發愁,看待社會變革的眼光或許會與年輕人有些不同。【愛↑去△小↓說△網wqu】但聽著這歲數可能比自己還大的人自稱學生,寧崎心頭總覺得有點怪怪的,不過這些讀書人大概都是把自己當做了海漢的提學官一般看待,這樣的稱呼倒也合乎禮儀。

王啟凡繼續說道:“學生自小便在白鹿書院入學,迄今已有近四十載,可說是半生都在這書院中度過。這來來去去的讀書人見得多了,近年海漢來了之後,書院的教學也起了變化。學生想問問首長,日後儋州各個書院是否還能自行決定講學內容?”

範長逸聽他這問題有些毛病,正待嗬斥幾句,寧崎已經抬手示意他不用插話,而是自行答道:“我剛才已經說過,對願意報考大明科舉的讀書人,海漢仍然會繼續予以讚助和支持,所以在未來可見的一段時期內,書院可以繼續講授以前的教學內容,我們不會對此作出硬性規定。不過嘛,為了讀書人能夠更好地融入海漢治下的新社會,加入一些新的教學內容也是有必要的,人總是要朝前看的嘛!今後在座各位都會成為海漢國民,我也希望所有的讀書人都能為建設海漢國出一份力,把屬於海漢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本書首發創世,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海漢利用手頭的海上運力資源和駐廣辦的便利,資助海南島上的讀書人參加大明的鄉試會試,這種做法已經有數年傳統,在海漢入主儋州之前就在施行了。比如這潘默參加的崇禎二年、五年兩次鄉試,就都是免費搭乘海漢帆船前往廣州,在當時參考期間的食宿也是由海漢駐廣辦包攬,並不需要考生們另行花錢。

這種舉措的花銷其實很有限,左右不過百八十個人半個多月的食宿而已,對海漢來說隻當是那個月多接收了一點移民而已。但對於家境不算太好的讀書人來說,這無異於相當大的恩惠了,所以有些落榜文人考完回到儋州之後,便會選擇投靠海漢,一是求個穩定的飯碗,二來也是報答知遇之恩。

最早去到三亞投效的一批人,適逢海漢剛剛起步不久,對知識分子的需求非常迫切,基本不會設置什麼門檻,收入不低,入職便可入籍,舉家遷去三亞也可得到妥善安置。而且當時海漢對文化事業的讚助力度很大,儋州文化圈子裡各種大型活動幾乎都是海漢出錢讚助,文人們自然也對這種肯花錢又有品位的老板有著不錯的觀感。

不過後來海漢入主儋州,一部分文人意識到了海漢的野心,出於對大明朝廷的忠誠,開始拒絕與海漢合作,有比較極端的如忠明書院黃子星之流,甚至還策劃暴亂來進行反抗。但當海漢在儋州的統治逐漸穩固下來之後,一些識時務的文人再次選擇了押寶在海漢身上,直接就放棄了參加科舉的機會。從儋州前往大陸參加鄉試的考生逐年減少,這其實就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而海漢此時對知識分子的需求已經不如早期那麼迫切,開始慢慢地設置準入門檻,並且對於招攬文人的宣傳力度也沒有那麼大了。今時今日的海漢並不缺乏主動前來投奔的文人,所以對於這些依然抱著舊觀念,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科舉上的舊式文人,海漢並沒有再花大力氣招攬的興趣。

正如寧崎所說,與其低聲下氣去求這些文人,倒不如順應他們自己的選擇,讓他們繼續去考大名的科舉。萬一瞎貓撞上死耗子,有人考中了進士,那時候再來想辦法做工作也不遲。不過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狀況,到時候也不會是由寧崎的文教部門來負責了,而將會由安全部來接手——這些可以打入大明官場內部的楔子,不充分利用起來就太可惜了。

海漢前幾年在福建官場的投資可謂是成效顯著,精心扶持起來的許心素一係如今已經基本控製了福建的駐軍,並且也為海漢進入當地市場,控製福建海峽航道,以及滲透大明官場都提供了絕佳的配合。如果不是有了來自福建官方的助力,海漢要想在東南海域奪取澎湖、台灣這樣的落腳點可不會這麼容易實現。

有了這樣的先例,海漢對於收買拉攏大明官員的活動還是很上心的,如果能從入仕之初就與官員建立起共同的利益關係,那當然最好不過。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對海南島出生的考生進行扶持讚助,待其高中之後,再建立進一步的關係就比較容易了。

而本地出身的讀書人對於海漢所提供的助力也很難生出足夠的抵抗力,一是這些人的根基都在島上,就算自己去大陸做官了,族人還是得留在海漢治下地區生活,對統治者還是輕易得罪不起的。二來海漢既有財力又有渠道,想要扶持大明官員上位也不是什麼難事,福建近幾年的官場變化已經極好地證明了這一點,要是能得到海漢的幫助,仕途肯定會平順得多。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是海漢覺得看人不爽,以其能夠動用的資源,要拖人後腿可比捧人上位容易十倍。不管是不是願意接受,這些瓊州出身打算靠科舉入仕的文人們都肯定無法拒絕海漢所提出的要求。寧崎把話說得寬鬆一些,也是好讓聽眾的麵子上能過得去。

答完潘默的問題之後,寧崎從舉手的人當中又另點了一個讓其提問。這人的年紀看著就比潘默大多了,額頭眼角已經有了明顯的明顯的皺紋,看麵相估計至少是四十往上了。

這人起身行禮之後自報家門道:“學生王啟凡,儋州三都鎮人氏,萬曆四十五年鄉試中舉,如今在白鹿書院兼任教師,給中級班授課。”

寧崎心中一算,萬曆四十五年也就是1617年,十七年前中的舉,之後就再無寸進,看來資質有限,拿了舉人功名也就到頭了。不過這種老儒生有舉人功名在身,一般倒也不會再為衣食發愁,看待社會變革的眼光或許會與年輕人有些不同。但聽著這歲數可能比自己還大的人自稱學生,寧崎心頭總覺得有點怪怪的,不過這些讀書人大概都是把自己當做了海漢的提學官一般看待,這樣的稱呼倒也合乎禮儀。

王啟凡繼續說道:“學生自小便在白鹿書院入學,迄今已有近四十載,可說是半生都在這書院中度過。這來來去去的讀書人見得多了,近年海漢來了之後,書院的教學也起了變化。學生想問問首長,日後儋州各個書院是否還能自行決定講學內容?”

範長逸聽他這問題有些毛病,正待嗬斥幾句,寧崎已經抬手示意他不用插話,而是自行答道:“我剛才已經說過,對願意報考大明科舉的讀書人,海漢仍然會繼續予以讚助和支持,所以在未來可見的一段時期內,書院可以繼續講授以前的教學內容,我們不會對此作出硬性規定。不過嘛,為了讀書人能夠更好地融入海漢治下的新社會,加入一些新的教學內容也是有必要的,人總是要朝前看的嘛!今後在座各位都會成為海漢國民,我也希望所有的讀書人都能為建設海漢國出一份力,把屬於海漢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季總彆虐了,太太扔下離婚協議跑路了 抗戰:殺鬼子就變強 嗚!瘋批大佬非說我是他的白月光 末世之非正常生存 港片:從警察故事成為警隊話事人 開挖掘機累?我光獎金就有十個億 霍格沃茨之球王傳奇 人在高武,我能每日結算同學氣血 金鎖鏈,銀鎖鏈,送給老婆 烈陽的觀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