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象山鹽場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1627崛起南海 > 第1545章 象山鹽場

第1545章 象山鹽場(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象山縣這個鹽場初步規劃了好幾千畝地,但其中一部分地皮的所有權還在交割過程中,而且本地目前能夠招募的民工數量也比較有限,無法從一開始就全麵開工,隻能分期施工,分批投產了。

為了能夠搶時間實施,楊運這邊甚至都沒有來得及組織製定一個比較完備的修建計劃,建設部來的幾名工頭實地勘測了一下地形地貌狀況之後,便大致劃定了一塊區域讓民工們先平整地基,然後一邊施工一邊設計鹽場的整體布局。雖然這樣做顯得很是倉促,但好在海漢在鹽場開發建設方麵的經驗已經十分豐富,隻要把過去用過的建設方案套用到本地就行了。

海漢這幾年已經在各地的鹽場普及使用了風力和蒸汽動力提灌裝置,使得鹽場的海水處理能力大大強於大明的同行,在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方麵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這也是海漢出產的精鹽能夠在大明市場上打敗官鹽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海漢而言,開鹽場基本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雖然前期投入會比較大,但後續的收益期夠長,甚至遠遠長過了一般的種植園經營周期。而且海漢的工業發展也需要大量的鹽作為原材料,即便是某一階段的產量大於銷量,海漢自身的需求也足以輕鬆消化掉這部分產能。

海漢在本地雇傭了數以百計的民工,修建鹽場的事情自然也很快就在縣內傳開了。民眾對此的反應倒是比較平靜,畢竟海漢在南邊的石浦港已經運作了一年多,本地人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海漢的存在,也知道這幫外來客是來求財而非入侵大明,是以對鹽場這樣的工程項目並沒有特彆驚訝。而且海漢人說了,這鹽場出的鹽今後都會充作官鹽在大明國內出售,並非觸犯大明律法的私鹽,所以不會有程序的麻煩,普通民眾也不用擔心參與此事會被官府清算。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象山縣衙對於縣城外的這處鹽場工地保持了完全不聞不問的態度,按照海漢的說法,是已經在事前就把知縣王大人安排妥當了,所以衙門這邊不會有任何問題。估計衙門裡的王煥聽到這樣的說法,也隻能是打掉牙往肚裡咽了。

而隨著工程的開始,與海漢合作的顧曲飛等人也終於慢慢浮出水麵,對於這幾人能夠得到與海漢合開鹽場的機會,本地人自然是羨慕嫉妒恨各種情緒都有。但也隻有當事這幾人才知道,他們當初請海漢人來象山考察,可是壓根就沒考慮過要在本地建一個鹽場,這麼大膽的主意如果不是海漢人提出來並牽頭操作,他們是連邊都不會去沾的。

當日決定跟著楊運賭這一把,這幾人也是下了極大的決心,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過眼下形勢已經穩定下來,他們從堵上身家的冒險者搖身一變成了眼光獨到,膽大心細的投資高手,招來了不少豔羨的目光。還有後知後覺的人想要找海漢合作,再找幾塊沿海荒地來建鹽場,海漢這邊卻已經不接招了。舟山方麵並不想把鹽場的規模搞得過大,讓大明朝廷想裝失明都裝不下去,差不多合適就得了,多少也給大明留點麵子。

顧曲飛等人所出麵盤下來的荒地價格極低,總共也隻花了不到一萬兩銀子,當然這個價格是建鹽場消息爆出之前的水平,現在想花同樣的數目收購這片荒地就已經不可能了。

楊運與他們進行磋商之後,最終以地皮折價入股鹽場的方式,將這片荒地的所有權收歸到鹽場名下,而顧曲飛等五人則是共同持有鹽場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雖然看似比例不大,但這可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可以一直獲取的長期收益,隻要他們和他們的後人不賣掉手裡的股份,象山鹽場開多久,這份分紅就會拿多久。他們花在收購地皮上的這筆開支,在鹽場投產之後的第一年就肯定能夠回本,所以這筆投資可謂是千值萬值了。

除了鹽場本身的生產設施之外,海漢還將組織民工在這個地方建起至少能夠容納兩個村落的居住區,以就近安置今後的鹽場工人。而伴隨著居住區的產生,還有很多配套的產業和服務設施也會隨之出現在這片原本荒蕪的土地上。類似像海南島鶯歌海鹽場那樣的繁榮景象,今後也極有可能會出現在象山鹽場。

除此之外,海漢還要在臨近鹽場的海岸上修建貨運碼頭,以確保本地出產的食鹽能夠便利地通過海上航道運往外地。類似這樣的碼頭在海漢所屬的各處鹽場都有,建設標準也比較統一,倒是不用再大費周章地搞設計了,隻要因地製宜在建設方案的細節稍加改動就行了。而浙江沿海各地的碼頭著實不少,要在本地找一些懂行的工頭負責指揮施工也不難辦到。

而對於鹽場工程最為不滿的人,大概就是知縣王煥了。先前與海漢人的接觸讓王煥覺得自己遭受了羞辱,他咬死不肯鬆口,就是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給海漢人製造一些阻力,讓他們沒那麼容易在本地落腳。但最終他還是發現這隻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海漢人根本就沒把他的堅持當作一種障礙,而是在收買不成之後選擇直接繞過他,在象山縣境內自行其是,組織人馬開始修建鹽場。

王煥雖然是本地的父母官,但對於這種近乎示威的動作卻很難有克製的辦法。縣城的城防軍都是昌國衛的人馬,而昌國衛指揮使嚴國偉早就跟海漢人同穿一條褲子了,要指望城防軍去跟海漢人對著乾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而除了城防軍之外,王煥平時能指揮得動的武裝人員就隻有縣衙衙役和為數不多的幾名捕快。但這幫人的職能隻是維持地方治安,要讓他們出麵去跟海漢人拚死拚活,那大概王煥也會被手下這些人視為精神有問題——在浙江這邊跟海漢人硬拚的人不少,其中甚至還有朝廷命官,但如今墳頭草可能都比人高了。

而且王煥聽說縣衙餘捕頭的親兄弟就在海漢的鹽場工地上做工頭,餘捕頭這幾天都稱病告假,不問可知,隻怕他也已經在工地附近替海漢人當看門狗維持秩序了。

事實上縣衙這幫人隻要有門路的,大多都會主動去向海漢人示好,以求得到一個發財的機會。修建鹽場這麼大的工程,隻要海漢人能從手指縫裡漏些活出來,那多少也是一筆收入了。退一萬步講,海漢人如今在象山縣落了腳,今後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早點籠絡一下關係,日後也好相處。總不能全像縣太爺這樣,送上門的好處不要,非得強著脖子硬要跟海漢人對著乾。

雖然沒人敢在王煥麵前表露出這樣的想法,但王煥其實也不難感受到縣衙裡的氣氛並沒有偏向於自己這邊。但他又不敢自行跑去海漢的工地鬨事,也隻能對縣城外的狀況裝聾作啞,假裝並不知道海漢已經在縣內開工。

楊運是真的沒有把王煥當回事,他手上事情一大堆,哪裡還有心思去管王煥的感受。從那天王煥拒絕了他的拉攏手段開始,楊運便已經將這個人從自己的社交對象名單中劃掉了。對楊運來說,不願與海漢合作的大明官員都可以當做透明人看待了,如果這其中還有膽敢與海漢作對的人,那麼再通知安全部出麵解決也不遲。類似王煥這種貪生怕死又裝模作樣要守名節的官員,楊運打算等鹽場建設工程上了軌道之後,再看看能用點什麼手段將他從知縣這個職位上弄走。

海漢並不怕打交道的大明官員伸手,怕的反而是對方不肯收受好處。隻要肯收錢,那其手中的權力肯定也會有一個價格,而海漢最擅長的便是拉攏大明官員進行權錢交易。像王煥這種不肯收錢的,最好的處理方法便是將其弄走,換個願意收錢的官員來坐這個位置。

在象山這邊緊鑼密鼓開始施工的同時,海漢為了這個鹽場項目也開始在杭州發動人脈,向主管鹽業的衙門官員送去好處,以便能為象山鹽場今後的出產爭取到一個官鹽身份。

這個工作顯然不會像在象山縣花錢征地那麼輕鬆,要約見這些官員,議定一個合理的價格,都需要做相當多的準備工作。雖說海漢以不差錢著稱,但細節上依然保持著商人的價值觀,逢交易必然會進行討價還價,以此來表明自己對此的重視程度。

在施工進行到第十日的時候,杭州終於傳回喜訊,已經搞定了都轉運鹽使司和鹽課提舉司的人,至於巡鹽禦史這個職位,目前浙江是空缺中,倒是為海漢省下了一大筆銀子。

搞定了主管鹽業的衙門之後,正在修建中的象山鹽場便已經成功地得到了官方鹽場的這個殼,而今後的出產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官鹽。雖然為此要向主管衙門繳納鹽稅,但這中間可操作的空間就非常大了。

舉例來說,假設象山鹽場的實際出產需要繳納一萬兩銀子到大明國庫中作為鹽稅,那麼隻要海漢虛報產量,讓其縮水到隻需繳納一千兩銀子,然後再備兩千兩銀子去打點關節讓主管官員閉嘴,這樣裡外裡就能多賺不少了。海漢隻要拿到了這個官方鹽場的頭銜,今後生產多少,上報多少,那可都是自己操作,利潤的豐厚程度並不會比走私時期低多少。而本地生產所省下的大量運費,正好可以用來補貼給各個衙門燒香的花費。

原本燒香的對象清單中還有象山縣衙,不過也已經因為王煥的表現而被楊運直接劃掉了。在搞定了杭州的那兩個主管衙門之後,就再無其他可以阻擋象山鹽場項目的客觀因素存在了,象山縣衙的存在對鹽場項目的實施也變得可有可無。除了舟山派過來的一個陸軍連在這邊維持治安之外,昌國衛也特地派來一個把總,帶了一百來號人,駐紮在距離鹽場工地一裡之外的官道旁,充當保鏢角色。

昌國衛之所以對此表現得特彆積極,是因為指揮使嚴國偉希望能夠得到部分地區的食鹽行銷權。他想利用自己在軍中的便利條件,能夠從此擠入到鹽商的行業中。雖然海漢方麵暫時沒有答應他的這個申請,但嚴國偉也是老狐狸一隻,故意派了部隊過來守著這處工地,意思便是向外人表明,海漢這個鹽場項目是昌國衛守著的,其他的閒雜人等就不用再過來湊熱鬨了。

楊運何嘗看不出嚴國偉打的小算盤,隻不過他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跟嚴國偉慢慢交涉。反正昌國衛的人馬又不消耗海漢的糧食,也沒有擾亂工地秩序,楊運也就任由嚴國偉發揮了。

而對鹽場項目感興趣的又何止是嚴國偉一個人而已,杭州那兩個主管鹽業的衙門,各自便要去了一成出產的銷售權,屆時便會有他們安排的商人出麵來與海漢接洽。而寧波知府曲餘同在聽說此事之後,自然也不會放過這種家門口的發財機會,當即就派人給石迪文送了信,希望能夠從中分一杯羹。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何況曲餘同還是本地支付,於是石迪文大筆一揮,又劃了一成的產出給曲餘同包銷。當然了,等鹽場投產之後的真正產能,這些大明官員可未必能打探到,到時候分給他們包銷的比例到底是多少,那也隻有海漢這邊才知道了。

時間進入八月,隨著鹽場項目的順利進行,海漢在象山縣招募到的勞動力也突破了五百人,全部投放到了鹽場工地上,希望能夠儘快讓鹽場投產。大量用於修建曬鹽池的水泥陸續從福建方向運抵此地,雖然運費成本高昂,但總算是及時送達,沒有耽誤工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火葬場女工日記(2) 隻剩一天壽命真千金她創飛所有人 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 被前夫送進監獄後,我改嫁他弟 仙魔殿 從小乞丐殺到一統天下 害我身死,一朝覺醒你後悔什麼 青龍秘藏 我一個哥布林,能是啥好人? 渣男逃婚,我轉身撩了京圈太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