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朱子安沒有立刻回答白樂童的提問,而是先轉頭看了一眼石迪文,見他沒什麼表示,這才開口應道“科舉乃是為國選拔人才之製度,在下懷有報國之心,才會報名參加鄉試,閣下這問題,是懷疑在下參加科舉的誠意”
白樂童搖頭道“倒不是懷疑閣下的誠意,但世人皆知江浙地區文教興盛,人才輩出,這裡的科舉競爭一向也最為激烈,往年都是幾千生員爭奪百十來個錄取名額。相較之下,如果在北方參加鄉試,被錄取的機會應該會大得多,想必閣下不會不知。而且就近參加也可免去舟車勞頓之苦,就不用這麼大老遠趕來杭州了。閣下此舉除了報國之心,想必也還有其他原因吧”
白樂童當然能想到這朱子安來杭州趕考的主要原因,應該便是得到石迪文的承諾,會在科舉中給予他特殊照顧,保證他能金榜題名,今後順利進入海漢官場。官方也將以他為正麵事例,在後續炒作海漢的正統地位,吸引更多人才主動投效海漢。這樣一來雙方各自都能得到好處,長遠來看也的確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這種安排或許不合法理,但卻合乎國家利益,白樂童自然也無從反對,想通其中利害關係之後,反而是有些佩服石迪文的手段。所以他後來雖然對鄉試辦的工作表現得不太積極了,卻也沒有再嘗試去挑戰石迪文的安排。
但他此時向朱子安提出的問題其實也沒惡意,頭腦清醒的地方大員肯定都很樂意利用朱子安的特殊身份為自己刷政績,石迪文能給朱子安的條件,北方的陳一鑫應該也能給。而且德王以前的藩地就在陳一鑫現在的轄區內,理應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才對,難不成是石迪文偷偷挖了陳一鑫的牆腳
白樂童是真的很想知道,如果能在北方的科舉中得到出人頭地的機會,那朱子安為何還要舍近求遠,特地來杭州趕考。
“這個問題,還是我來回答吧。”
說話的人是石迪文,他似乎察覺到了朱子安在回應白樂童時表現出的不安,便主動將話頭攬了過來“樂童,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但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可以坦白地告訴你,最初策劃這件事的人並不是我,而是陳一鑫,安排子安到杭州趕考,也是他提的建議。”
白樂童聽到這裡,便已明白朱子安的回應為何避重就輕,不實不儘。這事涉及陳一鑫、石迪文兩大海漢高官,而朱子安自己在其中很可能隻是起到一枚棋子的作用,他又豈敢隨意對外人道出其中內情
但白樂童也著實沒想到,這事居然是陳一鑫主動發起,把朱子安安排到石迪文的轄區趕考。既然他明知可以拿朱子安做不少文章,那為何還要將這樣的好事拱手相讓
便聽石迪文繼續說道“你們可能會認為這其中會有很複雜的利益糾葛,但實際情況很簡單,陳一鑫之所以這麼做,隻是不想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換作是我處理此事,也會作出類似的安排。”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事既不是石迪文偷挖牆腳,也不是陳一鑫大發善心,純粹隻是兩名高官間的一次合作而已。而朱子安也並非他們所認為的稀缺資源,至少在陳一鑫那裡還有彆的朱氏子弟也參加了今年的科舉。
至於陳一鑫為何要將朱子安分享給石迪文,簡單來說就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如果後續的炒作能取得正麵效果,那麼北方大區和東海大區都能從中受益,而且因為兩地同步舉辦科舉,由此所取得的宣傳效果還能互相疊加,在更大的區域內產生影響力。如果效果不理想,或是執委會認為此舉有悖海漢舉辦科舉考試的原則,那起碼也能落個法不責眾的局麵。
當然了,從現今的局勢來看,隻要後續的宣傳工作能夠跟上,他們這個計劃取得正麵收益的可能性極高,說不定執委會也會表明態度公開支持。
石迪文繼續說道“樂童,我知道你一直對此事有些看法,所以今天特地把子安叫過來。或許你會認為我隻是在利用子安的身份,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怎麼可能會冒險去把一個庸才推到台前作為榜樣我挑中子安,身份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因為他頗有才華,自幼研讀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無不精通,參加鄉試不過是牛刀小試罷了。你若不信,當下便可出題考他一考,看看他是不是有真本事。”
朱子安此時也挺直了腰板,直視白樂童,看得出他對此頗有信心。
白樂童其實不止一次設想過,要找機會試一試在鄉試中獲得特殊待遇的人物究竟有多少真本事,看看石迪文是不是找了個草包貴族來當道具,但真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他卻反而沒了這樣的欲望。
既然石迪文已經坦然告知內幕,他相信對方也沒必要再在這個時候誇下海口,去吹噓朱子安的學識。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白樂童自己對於四書五經的研讀本就不多,詩詞歌賦也非強項,要是勉強出道題目,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會讓對方看破自己的短處。
但要是照自己所學出題,那又擺明了是欺負對方。畢竟穿二代所學的課程極為特殊,很多內容已經遠超這個時代的學術水平,隨便拿出一道數理化相關題目,這朱子安大概連聽都聽不懂,那樣就算難倒對方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白樂童猶豫片刻,正待謝絕這個提議,旁邊陶弘方似乎看透他的心思,搶在前麵發話道“不如由我來出個題目,請子安兄作答可否”
朱子安毫無懼色地點頭應道“請出題吧。”
陶弘方道“在下不才,隻學過一些古人的詩詞,自己創作是萬萬不成的,也沒本事評價彆人的作品。所以我想請子安兄選一首古詩,表達自己參加此次鄉試的想法,如果能直接寫出來就更好了。”
陶弘方這個出題法子頗為取巧,既避免了自己出醜的風險,又不會傷和氣。限定用古詩言誌,可以考驗一下這朱子安的學識如何,就算他作詩水平不行,但隻要能搬出像樣的古人作品,也可以算是過關。再參考其書法水平,就能大致判斷此人是有真才實學,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