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迪文所提的三條要求,每一條都是指著大明的臉上打,嶽仕宗此時肯定萬萬不敢答應,否則日後肯定會被扣上一個“喪權辱國”的罪名。
但要說跟海漢撕破臉,他又的確沒那底氣,畢竟害怕開戰的不是對方,而是大明。
以大明目前的狀況,能立刻拉出來上戰場的軍隊,估計也就一二十萬人。但兩國控製區的交界線長達數千裡,海漢軍任選華北、華東、華南任何一處戰場集結出兵,大明都來不及調兵應對。
為今之計,嶽仕宗就隻能使出“拖字訣”了。如果能把這事的後續處理拖得久一些,拖上個三五個月,或許情況還有可能出現轉機。
嶽仕宗努力平複情緒,沉聲說道:“石大人的提議,已超出本官權限,此事需向朝廷請示之後,再對貴國作出答複。”
但嶽仕宗忽略了一個事實,海漢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通過漫長的談判來解決此事。對於石迪文來說,所有的一切就是為了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跟大明翻臉。
如果大明答應這些苛刻的條件,那固然是好事,能省下不少麻煩。大明若是不肯服輸,那接下來就是重啟戰端,而這本就是石迪文著力準備的方向。
石迪文搖搖頭道:“嶽大人,你想把這事拖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是不可能的。我剛才所說的三個要求,已經通過彆的渠道送去貴國京城,如果十天之內沒有收到滿意的答複,那我國就隻能以其他方式來討回公道了。”
其他方式是什麼意思,石迪文雖未直說,但嶽仕宗卻已經聽懂了。
嶽仕宗連忙勸道:“石大人稍安勿躁,萬事都有商量,還請以天下蒼生為念,切莫妄動刀兵。”
石迪文麵無表情地應道:“這不是我個人的意願,而是海漢執委會的決定。”
嶽仕宗連忙望向其他幾人懇求道:“各位大人,兩國和平得來不易,若是重燃戰火,對兩國都絕非好事,還請各位大人三思啊!”
顏楚傑冷笑道:“當初貴國策劃刺殺行動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勸他們三思而後行啊?”
嶽仕宗見軍方這兩人都是態度強硬,而陶東來的立場似乎也更傾向於他們,現在隻能寄希望於一直沒表態的寧崎。據他所知,寧崎在海漢執委會中屬於溫和派,當年大明與海漢的和談便是由寧崎主持,或許還能爭取一下。
“寧大人,您說句公道話,目前的形勢,應該還尚在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的階段吧?”
然而這次就連寧崎的態度似乎也變得強硬了:“嶽大人,這次針對我們的刺殺雖然沒有成功,但性質就是嚴重的挑釁行為,如果我國沒有對此作出有力的回應,那民眾會怎麼看待執委會?”
“還有,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這次的刺殺行動不是個人行為,就是貴國朝廷發起的,既然不管不顧地做了,那就應該承擔相應的後果。”
陶東來接過話頭道:“嶽大人,我們今天請你過來見麵的目的,並不是跟你商量這事的解決方案,而是把我們的要求告知你,讓你儘快去安排執行。”
“如果貴國無法滿足我國所提的要求,那我國采取何種方式來處理這起事件,也無需征求貴國意見了。畢竟這夥人潛入杭州的時候,也沒準備征求我們的意見,不是嗎?”
嶽仕宗愕然,看樣子對方是根本就沒打算要留出斡旋談判的空間,已經做好了要動武的打算。會見自己不過是走個形式,免得對外落個不宣而戰的口實。
嶽仕宗知道自己再繼續浪費口水也是白搭,頓時心如死灰,起身告辭道:“各位大人,既是如此,那多說無益,就此彆過吧!”
陶東來道:“嶽大人,雖然刺殺桉已經查明,但使館的禁足令暫時還不能解除。不過考慮到使館應該會有公文要送回國內,所以特此批準使館可以派人離城。當然,你要想親自走一趟,那也沒有問題。”
嶽仕宗拱手應道:“本官乃是朝廷任命的駐杭使節,未得朝廷旨意,不敢擅離杭州,陶大人的好意心領了。”
眼見嶽仕宗的背影消失,寧崎才開口道:“這個嶽仕宗倒也算有點膽識,給他機會還不肯離開杭州。”
陶東來微微搖頭道:“他不是有膽識,而是看清了形勢,他要是回去,麵臨的麻煩隻會比留在杭州更大!”
寧崎微微一愣,旋即想明白了其中奧妙,點頭讚同道:“你說得對,他現在最好的自保辦法,就是繼續留在杭州了!”
嶽仕宗如果回去,緊接著海漢開啟戰端,那他這個駐杭使節無論如何都會成為被背鍋的替罪羊,丟官去職應該都算輕的。
他想逃過這一難,唯一的辦法就是暫時先留在杭州,不管能不能說服海漢用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至少不會立即被朝廷隔空治罪。
石迪文道:“該走的流程也走了,接下來就是備戰了。”
寧崎道:“我原本以為你會跟其他將領一樣,是支持先外後內的一派,倒是沒想到你不聲不響把槍口對準了大明。”
石迪文正色道:“不對準大明,還能對準哪裡?東海大區的鄰國就這麼幾個,琉球、日本這些貧瘠地區,打下來也沒什麼大用,那不就隻剩大明這一個目標了嗎?”
事情至此,執委會眾人其實已經看明白了石迪文的意圖,知道他就是想趁此機會再在大明身上割下一塊肉。不過他的這個計劃,顯然是跟前段時間各地軍方將領表態支持通過海洋對外擴張的趨勢相悖了。
陶東來道:“如果我們這次沒來杭州,那你打算怎麼做?”
石迪文道:“你們不來,那大明的刺客也不會來,也就沒有這些事情了。但你們既然來了,怎麼做都是執委會的決定,也不是我個人的意願了。”
陶東來道:“看樣子你是把所有因素都算到了,執委會的決定,一定會跟你的個人意願相符。”
石迪文道:“那可能隻是因為我的個人意願正好跟國家利益相符,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