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朝國土廣闊,就算是魔族攻的迅猛,沒有幾年時間,也彆想真的吞並太清朝。
可是大元的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了,魔族從西方攻來,一路幾乎是暢行無阻。在這一場大戰之中,湧現出了一位出人意料的“英雄”竟然是穀梁!
穀梁在肅嘯恒那裡憋了一肚子氣,結果肅嘯恒真的“不負眾望”的慘敗了,順便也把大元往死裡坑了一把,不過穀梁手下的大元精銳因為提前退出了戰場,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而大元當初派來的是國內真正的精銳,本來打算和太清朝一起配合,一舉將魔族趕下暗海,奪回太子港的。
可是肅嘯恒瞧不上他們。
穀梁帶著精銳退回去,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痛罵肅嘯恒,他能夠不重複的罵上一個時辰,然後喝一口水,休息一會之後再罵一個時辰。
憋著一口氣的穀梁,手下統帥的又是大元精銳,還有一位至尊強者坐鎮,他成了整個大元唯一一隻能夠和魔族正麵作戰的大軍。
整個大元,隻能不斷宣傳穀梁的“英勇事跡”來提振士氣……孫昂聽說了這一點之後,回憶一下穀梁那個德行,實在是搖頭無語,也難怪大元節節敗退了。
時間過去了三個月,孫昂這邊,終於將所有的資源勉強湊齊了,不過結果並不如意,幾乎將新世界十三朝的國庫都刮空了之後,再加上三大聖教、五大古朝的支援,也隻湊足了兩座五階虛空之門的資源,剩下的兩座隻能建造四階虛空之門。
泰盛華親自跑了一趟,帶著四位至尊強者,將這一批物資押送回了天街,泰盛華一直笑眯眯的,對孫昂這個“關係戶”格外滿意。
這一批數量龐大的物資對於天街來說也是極為珍貴的。有了這些,天街很多地界的丹器師都可以有一個“鍛煉”的機會,對於天街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泰盛華走後第三天,穀梁在大元天河山穀外,伏擊魔族成功,斬殺魔族三千,創下了大元和魔族本土戰爭單次殲滅敵人的記錄。
大元境內,信心爆棚。而此時,因為不斷增兵,穀梁手下的大元精銳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大元似乎找不到彆的可以信賴的將領了,隻能將重擔全部壓在這個原本隻是一個紈絝的皇子身上。
可是緊接著第六天,穀梁就被魔族兩萬軍隊,用一種匪夷所思的戰術殺的大敗,十萬大軍潰散,逃出去的隻有三萬!
隨後消息傳來,是神葬帝女臨時趕到,親自指揮了這一場“複仇之戰”。
在真正的戰術大師麵前,可憐的穀梁被一記悶棍打回了原形,他甚至都沒搞清楚整個戰場的形勢,就迎來了人生的最大一次慘敗。
而後,神葬帝女將大元的戰事交給了阿隆,她則返回太清朝境內,繼續主持大局。
阿隆穩紮穩打,步步逼近,在十五天之後包圍了大元都京。此時,阿隆也因為魔族後方不斷增兵,手下掌控的魔族軍隊達到了六萬!
大元這次隻能拚命了。都京內所有貴族、世家的私軍都被大元皇帝收繳上來,家族的高階武者也全部被征調,一致對抗魔族。
就在都京保衛戰開始的第七天,孫昂肩負著重大的使命,率領三百高階武者,秘密潛入大元境內,穿過雲燕三十六峰,趕往目的地“都衛第三城”。
都衛八城之中,都衛第三城位於都京的正東方,主要有大秦負責,聯合另外兩個實力稍弱的王朝,其中之一就是乾明王朝。
苦處在於,這個計劃並沒有得到大元的支持,所以孫昂他們還必須隱藏身份。在他們抵達都衛第三城之後,天街會派人將五階虛空之門送來。
到時候憑借手下三百高階武者,守住虛空之門打開的那麼片刻功夫,後麵就會有一萬精銳大軍直接穿過虛空之門,出現在都衛第三城中。
以後每天會再有一萬人。
大元那個時候不同意都不行了。
好在這一次,大元爆發出了這個王朝最後的韌性,皇族血脈之中的彪悍和凶蠻也覺醒了,每一位皇族都審批堅甲手持神兵衝上了城頭,和普通戰士、高階武者一起守衛都京,守護他們先祖用鮮血和烈火打下來的江山。
然而這一切,對於城外的阿隆來說毫無意義。他並不著急。這一次軍事行動,真正的目的並不在於大元,而在於神葬帝女坐鎮的太清朝。
對於殿下,他有著絕對的信心。他隻需要牽製住大元就行了,現在看來,這個任務他已經超額完成。
能夠打下都京當然最好,拿不下來也可以接受。
於是阿隆每天隻是派出足夠數量的軍隊,攻擊的力度恰好在他所能夠承受的損失範圍內——而這個程度,剛剛好讓都京勉強能夠擋住。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