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等了很久還沒等到兒子。
不是應該八點半晚自習結束嗎?都快九點了還沒有回來?
是不是剛開學,事情比較多?
還是又忘帶鑰匙啦?
過了一會兒,聽到“咚咚咚”的聲音,好像是敲門聲,雖然聽不到是不是敲樓下的門。
我就下樓去看了,開了門沒人,這時才聽出來方向是樓上傳來的。
但是,意外的是看到樓梯口一個我的快遞,是兒子要買的啞鈴,十五公斤重,我根本沒法從驛站拿回家,所以我就留在驛站裡了,等著兒子去拿。
誰那麼好心幫我拿過來了?是哪個家長或老師嗎?
於是我就把快遞拎到了家裡,心裡滿是疑惑,還想著要不要在家長群裡感謝一下。
九點十分了,兒子還沒有回,算了,不等了,準備洗漱了。
過了一小會兒,兒子回來了,“媽媽你幫我你拎上來了?”
“是你拿的呀?我還以為是哪個家長呢?”
“是我拿的,我拿到樓下就到宿舍去玩了會兒。”
“我等了你好久,想著八點半就結束了,你怎麼還沒有回來?”
兒子就說他乾啥乾啥了。
我看到他的情緒還不錯。
我自己有一點點覺察我還是對兒子的情緒有擔心的,每次他回家,我對待他的態度和方式都有點點變味兒,好像有點討好的感覺,就怕他今天碰到不好的事情不舒服了什麼的。
雖然自己調整了這麼長時間,也成長了很多,但是還是有一些下意識的反應的,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
昨天晚上,我讓兒子設定鬨鐘,他說六點五十要起。
兒子讓我用手機定鬨鐘。
我說,“鬨鐘就行啊,你自己定好就行了!”
兒子說,“我不知道鬨鐘好不好。還有我擔心我每次都是自己關的,但自己不知道。”
我說,“那我用手機也定一個。你的鬨鐘就放在桌上,響了你得起床關,就知道是不是你關的了。”
結果呢,今天六點五十,我的手機鬨鐘先響。
我叫兒子,兒子說“再睡兩分鐘。”
六點五十三,他的鬨鐘響了,他自己關掉了。
兒子說“再睡三分鐘。”
等我再叫他,就是“再睡五分鐘。”
然後我就告訴他,“自己起來吧,我不叫了。”
後來,他又呆了一小會兒,自己起來了,離開家時我看時間七點十一分。
今天晚上,等他回來,和他定一下叫他幾次,不要超過三次就行。
估計新的習慣要慢慢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