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顏的確按不動了,大叔既然願意,她沒理由耽誤人家做好事,就側了側身子讓開了,大叔剛開始有些緊張,在她的指點下總算平穩下來,兩個人交換這麼擠壓了大概三十分鐘,救護車終於來了。
急救人員立即進行搶救處理,發現他們的應急方案之後,豎了豎大拇指。
“多虧了你們及時處理呀,好樣的!”
話雖如此,可誰都沒打算跟著去醫院,醫護人員見狀,也沒有勉強,畢竟警察都來了,其中一個民警跟著上了救護車,剩下的則需要調取監控錄像才能知道,而花顏這邊的搶救,也是有人證明的,想到最開始的小人之心,她有些臉紅。
這件事她以為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有人拍了視頻和照片,上傳到了網上,之後被媒體爭相轉載報道。
而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反響,其實也是南京某某案的後遺症,自那件事之後,扶不扶已經成了一種社會問題。
扶之前,是否有人證物證?
扶之後,是否能負擔得起高昂的賠償金?
倒不是老百姓社會道德的缺失,而是‘不是你撞到的你為什麼去扶?’陰影下的考讀。
當然,我們不能說所有的老人都是有訛人之心,但偏偏就是那幾顆老鼠屎,壞掉了一鍋粥。
所以現在這種社會問題,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家長,不知道如何教育。
哪怕社會經驗豐富的花顏,麵對這種問題,最開始的反應,不也是躲避嗎?
畢竟,一旦被受害者家屬纏上,那可能是個糾纏不清的後續事件,她本人討厭麻煩,才會選擇逃避。
可事實卻是,逃避並非解決的根本。
因為那天是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所以她穿著‘北京四中’的校服,衣服被轉載到網上之後,立即有人認出了她的身份,不過花顏選擇關機來應對這件事,在她看來,就憑自己最初的那個短暫念頭,就不配得到如此殊榮。
所以她關掉手機之後,進入空間繼續閉關修煉,全然不顧網上持續的熱度,給她帶來怎樣的流量。
便是遠在東北老家的寧浩看到,都興奮不已得對村子裡的人說。
“這是我姐,這是我姐啊,我姐怎麼這麼優秀?”
華家、嚴家人看到這篇報道,左鄰右舍也都認出來這是他們家人,可惜的是,嚴悅死華國強坐牢,小三又登堂入室生下孩子之後,花顏就成了兩家人心裡麵的禁忌。
但這並不代表可以杜絕一切的流言蜚語,當著這兩家人的麵可能左鄰右舍不會說什麼,但是扭過頭人家該說啥還是要說啥的。
“老嚴家辦事不地道,親閨女被女婿給碾死,他們竟然也能去簽那什麼諒解書,如果不是這諒解書,怕是不止六年吧?”
“這還用說?不簽能有錢拿?你看他們現在又是住洋樓,又是住豪宅開豪車的,要不是親閨女拿命換來的錢,他們能過的那麼舒坦嗎?指不定還覺得這錢要的少了呢?我可是聽說了,當初這嫂子是主張領養那閨女的,後來被人家給拒絕了,兩邊都沒跟,自己找了嚴悅的同學當監護人,自此之後就沒回來過,可見是記恨上嚴家人了!”
“嚴悅那閨女看來培養的挺好的,你看,都上了北京四中,這可是重點中學,報道上還說了,這是她去參加數學競賽回來路上碰上的事兒,那麼多人都乾看著不去扶,就這孩子去扶了,可見心地善良,又學習好,這樣優秀的孩子,老嚴家和他們親家竟然都不要,真是不知道咋想的!”
“這你可錯了,不是他們不想養,是人家那閨女不給他們機會來養,自己找的監護人不說,還自己獨立生活,你沒聽老師說嗎?這孩子自己上下學自己做飯,從她媽去世之後就這樣了,所以說啊,人家優秀著呢,他們這兩家,嗬嗬,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呸,見錢眼開,早晚會遭報應!”
嚴家這邊都被懟成這樣子,華家那邊就更不用說了,那小三自打嚴悅出事之後,就再沒上過華家的門,就連之前華家的彆墅,她都不敢住,害怕嚴悅的鬼魂去找她,是另外賣了那套彆墅之後,又買的新房子。
這幾年和華家人來往也不多,基本上是各過各的,也不讓孩子和華家人有什麼牽扯,這麼些年,華家二老見孫子的次數屈指可數。
現在花顏在電視上媒體上出現,如此光榮的事兒,可麵對周圍鄰居的誇獎,他們嘴角的那抹笑,卻怎麼也扯不上去,高興嗎?
不,並不高興,非但不高興,還因為花顏改名換姓,讓他們在老鄰居老街坊這兒丟儘了臉麵,外加幾次登門都被拒之門外,華家人怎麼可能會高興?恨死花顏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