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1998開始!
林東峻參加這次楊蘭訪談錄,不僅僅是因為他作為國內青年導演的領軍人物,這次破天荒地在戛納拿了個大獎,功成名就,最近聚集在他身上的熱點比較多。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層身份,作為一家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民營影視公司的掌舵人,隨著新世界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聚焦在他身上的視線也多了起來。
在這個圈子裡,食物鏈的頂層從來都是具備投資、製作能力的頂級影視公司,然後才是大導演製作人,最後才是大明星。
這兩年來,林東峻作為企業老板,參加過不少官方的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實際上還是怎麼才能把國內的影視行業做大,一些政策的出台通常都要行業內的一些人來參與進來、提提意見什麼的。
就像林東峻上午參加的那個會議,實際上還是討論怎麼慢慢放開一些限製,讓整個行業發展越來越好。
今天的訪談內容林東峻作為導演的身份實際上並不是重點,影視老板才是,對行業的認知、發展趨勢的看法這些才是兩人交談的重點。
訪談還在繼續,楊蘭越是和林東峻聊天,越是發現林東峻這人對行業的認知水平越高,不著眼於一年兩年,而是以三年五年來看待整個行業的大趨勢,很有一番深度和氣勢,如果不了解的人很容易被深深吸引。
“那你覺得在人才、資金都一步步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對於國內影視行業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楊蘭又笑著問出了這個問題。此刻在林東峻的要求下,兩人的稱呼不再用您而是你。
雖然沒有幾年後同樣做這款節目時的熟稔、自信、大氣,不過此刻的楊蘭還是很吸引人,一雙閃閃發光的眸子注視著對方的時候,很容易讓人產生某些崇拜的錯覺。
林東峻微微一笑道“作為一個大國,我們的對標一直是米國。影視行業也一樣,要想讓華夏電影走出去,就要學習好萊塢,而好萊塢最強大的是堅實的電影工業。所以在有了足夠的人才和資金後,我們首要的是要建立基礎的電影工業……”
“電影工業,就是指電影前期籌備、後期製作、成品製作等環節所需要的設備技術服務及廠商等所構成的工業生產體係。在這個體係中,任何人都是可以替換的,隻要體係在,電影的整體水平就有保障……”
“是不是把電影作為一個流水製作的東西來生產?”
“對。有了這個基礎保障,不能說我們每一部電影都將非常優秀,這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們製作的電影大部分會在及格線之上,不會是一些粗製濫造的垃圾……”
“那在這個過程中怎麼保證電影的藝術性?”
“誰說流水製作的東西就沒有藝術性呢?誰說的電影隻有藝術屬性呢?”林東峻反問道。
“電影不是被稱為第七藝術嗎?”楊蘭笑道,“你的意思是電影除了藝術性還應該有其他屬性?”
“是的。電影自誕生以來百餘年,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已單純從一種藝術品變為了商品。作為一種文化商品,電影早已不是一些精英人士的玩物,而成為了一種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它擔負著提升人民的審美情趣、人文素養、藝術品位等等的責任……”
“文化商品?你是說電影的商品屬性?”
“對。就和大家購買任何一件產品一樣,大家買票進電影院看電影就是購買了這個商品,所以,在電影的藝術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電影的商品屬性。電影同時具有藝術和商業兩種屬性,不能為了藝術而忽視商業性,也不能為了商業而無視藝術性。”
“能舉幾個例子嗎?”楊蘭問道。“在藝術性和商業性方麵做的比較好的電影。”
“比如《泰坦尼克號》、《黑客帝國》、《指環王》這些電影在兩者之間就把控的挺好的。國內這方麵個電影不多,要麼偏重商業屬性,要麼偏重藝術性……”
“你之前的科幻片《超體》你覺得呢?”
“這片子還是偏重商業屬性的,當然藝術性也有,我還需要繼續努力……”
“那你這次獲獎的電影《房間》肯定是很藝術性的片子了?”
“可以這麼說。”
“那電影的商業和藝術這兩屬性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屬性?”
“電影從被發明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隨著技術的革新和進步,所以,電影的第三個屬性應該是技術性。電影是技術的產物,我們要正視並歡迎最新的產業技術,比如國外這兩年不用膠片的數碼攝影機已經開始流行,相信未來年國內也將大大流行,到那個時候,膠片將舞台,也能為劇組省一批膠片費……還有特效方麵,現在做特效還比較貴,不過隨著技術的成熟,相比起來,會越來越便宜……”
“看來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楊蘭感歎道。
“對於整個影視環境來說,相當的電影工業對整個產業的提升是影響巨大的,特彆是類型片,在一個成熟的市場,類型片帶來的票房以及周邊的收益占七成以上,而有了這些營收,我們才能進行再投資,進一步做大整個市場……”
“至於大家說的藝術片,也就是非類型片中的主力,或者說作者電影,隻有做大蛋糕,投資這類電影的資金也會順勢多起來,這才是一種良性的發展……”
“那這麼看來,這個電影工業的確是我們接下來發展的重點了!”楊蘭也感歎道。
“是的。不過我們的基礎很薄弱,未來年還是處於慢慢恢複的狀態,這個過程就像我之前說的,如果我們能培養一批優秀的類型片導演,加速整個市場的恢複,下一個五年、十年我們將有一批人才在這個過程中發光發熱……一步步我們這個工業基礎也就慢慢建立起來了……”
“這就是你之前說的未來五年至少培養十名優秀的類型片導演?”
“對,這是計劃之一。”
實際上林東峻前世最後離開地球也沒見到國內建立起來自己的電影工業,人才方麵也是將就著來,這方麵高麗這個彈丸之地都比國內做的好。
畢竟國內影視公司根本沒有這個概念,想的都是營銷圈錢,炒作股價收割,根本就沒想過培養自己的團隊或者說為這個產業做點什麼。
隻要資金預算一上去,立馬采取的就是國際製作人員,或者是香江的人員,結果經常是花了不少錢,拍出一堆破爛來。
不過因為國內電影市場處在高速增長期,處在風口,即使是爛片,隻要宣傳到位也能取得好票房。而這些公司賺了錢,底氣就更足了,更不會想著培養團隊了。
所以,電影工業化,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