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
王二主持了這場祭祀。
順道應王三的意思,尋來一個童生,給大家重新編修了譜係和輩分。
畢竟已經離開了村裡,王三隻想到了這個辦法,將大家串在一起,給他們一點歸屬感,不至於一下子舉目無親。
效果還是不錯的,因為王三順道請童生幫他們取名了。
“哥,改個名?或者立個字也成。”王三笑吟吟的說。
“你說叫啥?”王二挑眉看著自己這個兄弟,從那個小道士說,他開竅了,但現在王二還是狐疑幾分,這算哪門子開竅?自己不是有大名,“咱是有大名的。”
“誒呀,曉得。哥的大號叫王驢,我叫王蛋。又是驢又是蛋,感覺像罵人。”
王三搓了搓鼻子,他當然知道他倆的名號,還有一個早死的大哥,就叫王大,三人合起來,大驢蛋,還真彆說,很有民間起名的風範。
“但這不就出來了?出來混,總要有點好名頭!彆到時候彆人看你,喊你一聲驢,那你應了,隔壁驢子也應了,多膈應。”
王三嘿嘿一笑,邊上的那個童生也莞爾。
有意思。
隻有王二黑著臉說“那你說,叫啥?”
“簡單!哥你排老二,就叫王爾後邊尋個字加上。
我排老三,就叫山什麼。
這樣一來,有點氣勢,名頭也敞亮。”
王三說著,尋童生給他們找一個字輩的字。
最後,王二改叫王爾宸,王三叫王山寧。
“行,以後就叫王爾宸。”王二頗為滿意,不過童生臉上多了幾分揶揄。
這個宸字,可不一般,雖然標為屋簷之意,但卻是帝王宮殿的屋簷。
至於王三的王山寧,“寧”的本字,是一種祭祀器皿,也是宮門頂梁的柱子,也可以引申為守門的衛官。
隻屬於什麼地方需要守門的衛官,自然是祭祀的廟宇或者宮殿。
這兩字,還是王三取的,看來這小子對自己兄弟多為看好。
不過,也沒說宸字不準民用,反正他們也寫在自己的族譜上,不見得能拿出來用。
於是,便把十七人都登錄在書冊上。
這樣一來,除了王二、王三之外,其他的同宗子弟,也都有了名錄和身份。
“二叔、三叔,額帶兄弟侄子侄孫,跟您二老磕頭了。”
王信一看族譜造完,立刻帶著十五人給王二王三磕頭。
其中王二、王三的侄子輩有三個王信、王僧、王伊。
孫子輩的八個王溪、王江、王湖、王海、王河、王池、王灘、王洲。
曾孫輩的有四個王渠、王梁、王柱、王楷。
一共十五人,是他們長潤裡登記造冊一脈的王家子弟,年歲都不大,最大的王信二十八,最小的王洲十二,其他的都在這裡頭浮動。
立好了族譜,設好名頭,王二被王三催促一下。
王二這才反應夠來,輕咳一聲“好好好,都起來。以後都是一家人,有我王二一口吃的,肯不會餓到大家。”
“謝二叔、三叔。”王信朗聲,帶著眾人起來。
接著王三取來刀,讓王二分祭肉,“削一條豬腿給賀先生,這是規矩。”
王二點了點頭,童生雖然在大明不值錢,但好歹是讀書人,得給麵子,畢竟童生再不濟也有同學,在縣裡還是有幾分能耐的。
削了腿,王三恭敬提著果籃、豬腿,然後放了三百錢,壓在了果籃邊,送到賀童生這裡“賀先生,多謝今日的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