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看,能發現這些都是江南那邊的刻本,也都是王三命人趕去江南采買的。
他來之前,仔細看過半個月,基本能確定,現在的泰西天主教跟他想的那個後世宗教,完全不是一個回事。
現在的天主教,還隻是一個披著猶太,融合了很多天方言論的教派的骨乾,還沒有血肉。
說到底,這玩意兒有點類似於藏佛密宗。
也就是沒有成文經典,你想到了什麼,你說什麼,隻要能雄辯贏人,你的言論,就是經典。
而徐光啟他們,正在加工這玩意兒。
已經很像《舊約》了。
所以,王三基本確定,如今的天主教其實也是分裂的。
接觸大明的傳教士在變革,正在利用東方的文明,理念,填充這套枯燥的教義,讓它變得理性,掩埋底層的野獸邏輯。
可見教派的傳承,並不是所謂的一成不變。
主筆的徐光啟他們,才是整個泰西基督的奠基人之一。
同時也是中土基督的締造者。
言論從來都是相互影響的,這一切最後會反哺回去。
然後挑挑揀揀,用上幾百年時間,用一個共同脈絡,框柱各方勢力,讓基督世界鬥而不破。
這就是為什麼,新教諸派的“因信稱義”能成的原因。
本身就是“密宗”披著一個外皮,然後相互雄辯之後重新編纂的經典,距離真正成型還早呢!
當然,徐光啟他們整理的宗教,更多是為了服務他們的政治的。
不過王三不在意,因為不管他們是為了政治乾了什麼,至少徐光啟他們的能耐還是有的,而且還很大。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不怕你蠢,就怕你壞。
創造宗教本來沒什麼,但創造宗教難免需要藍本,基督的藍本源自猶太。
這裡頭帶有太多的自私討論,哪怕徐光啟他們改造的時候儘心儘力,卻也不能避免在傳播過程之中,被各種各樣的,悄悄留後門。
當然,徐光啟他們也在留後門,眼前關於大洪水的傳說,就是他們在留的後門。
倘若不是陰差陽錯,倘若中國一直強勢,或許漢化之後的基督,真的可能成為華夏脈絡之一。
但很可惜,中國滑入了低穀一百多年,這一邊被劫掠,滲透,影響,篡改。
就差最後一步就被改頭換麵了。
但我們還是挺過來了,之後排毒開始了。
後世看到的基督,和現在王三手中的基督,壓根就是兩個東西。
要不是為了孫元化和炮兵,王三才懶得說這麼做。
光是孫元化這個人,就足以頂得上十萬兵。
他給明朝帶來一大批的炮兵,可是抗清的主力,要不是明廷官員不做人,也不至於……
總之,要是能拿下王徵,利用他聯係上孫元化或者他的手下,也不至於讓孫元化的炮兵部隊遺澤清朝。
所以,王三才改變了直接打進去抓人的想法。
他一邊威脅王徵要曝光他們的打算,之後他確實會選擇將嶽和聲和胡廷宴放走,因為他倆才剛從東麵來沒多久,壓根沒有在本地站住腳,留他倆也沒屁用,還不如放回去,指不定將來打過去,還能讓他倆給自己當傳聲筒。
一邊又要拉攏王徵,準備用景教套皮天主,人為漢化基督,為之後做準備,順道拉攏王徵,既然他是打算利用學派統合,那麼學派內部免不了各抒己見,現在的王徵,就是一個很好的引子。
並且王徵隻是因為機緣巧合,才接觸了江浙士紳,他的利益基本盤,始終在西邊,這也就是為什麼景教碑,會被王徵翻出來之後,他並沒選擇毀掉,而是藏起來。
究其原因,就是王徵也知道,給自己留後路,一旦東麵跟自己起衝突,那他就可以直接套殼景教。
一群大明智商高端的人,不乾人事,全在勾心鬥角,邪門歪道,這樣的大明能起來才有鬼。
至於後世關於徐光啟本人的聲討,其實就是一個融合陣痛的過程。
因為現階段的徐光啟,壓根沒想這麼遠。
他隻是想著利用西學之名,統合道統,組建學派,攫取權位,幫助自己和支持自己的利益集團,擴張實力。
這套流程,其實在中國曆史上曆朝曆代的黨爭之中,都是不絕如縷的。
什麼諸子百家,稷下學宮,焚書坑儒,諫逐客疏,古今文之爭,魏晉南北朝的佛道爭霸,唐代的儒釋道三教爭奪,乃至宋代心學、理學、關學的多方爭霸,以及明代長期的複古、反複古、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的爭鬥。
不勝枚舉。
現在的基督,隻是一個框架,血肉還沒填補,能給徐光啟他們操作的空間太大了。
就跟早年佛教的融入一樣,早年的佛教也是翻譯、雄辯、整編、再造。
也是跟後來基督初期傳入之後,伴隨傳播、漢化、戰爭、紮根、反思這套流程一模一樣的爭論和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