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不稅,其實沒什麼。
農民的負擔,也沒降多少,因為除了王三新打下來的鄜州、耀州之外,澄城、合陽、韓城三地,都是種光道在治理地方。
他們頂多就是完成王三的要求,對土地進行均田,後續的動作,就是基本上的古代王朝的老路。
至於百姓會不會餓死,怎麼活,鄉堡、農場、軍營建設,都需要人,王三這邊保證賣力乾活的人不餓死,他們農閒的時候來幫忙乾活。
相當於,徭役名義還在,但事實上已經取消了。
日子肯定是明朝當政的時候好了一點,但不多。
大家還沒對“大同軍”收心。
所以,王三現在要基於鄜州、耀州經驗,將澄城、合陽、韓城三縣的土地政策,直接一步推行到位,這群人肯定要反對。
但聽罷之後,王三也發現,他們反對不得要領。
“土地,是歸村所有。除非減少村落數量,否則土地始終還是村的。”
王三手指敲擊“你們反對什麼?隻是換了個名頭,到頭來做主的,還不是村委。
至於你們反對並居。
那成,我不進行並居,但我要將你們村麵積劃小。
同時,同姓多的村長,將由本地選舉,但不給從九品官吏待遇。
每年隻給十石米糧。
最後,為了貫徹自宋以來的鄉約,凡是大姓控製人口的村落超過一千人,立刻分拆。
不然你們但凡遭點災,第一時間劫掠的就是旁邊的村落。
所以,我還會下令將軍營,屯紮在你們村落左右。
雖然我大同軍仁德愛民,但我可不敢保證,現階段的投奔我大同軍的人中,沒有死性不改的人。
因此,是並大村,降低風險,還是開小村,後果自負,你們自己選擇。
至於稅,該收的收。
軍隊會幫忙催收。
要知道,你們的族人,相當一部分都在軍中持有債券。
我這裡要是收不到稅,可給不了你族人們債券,給不了到了下一個地方,大家有樣學樣,那我就會追責。
當然,我還是很講道理的。
土地改革勢在必行,因為這是為了統合稅基的辦法,乾係的是上上下下的大同軍所有人。
如果選擇私有土地的,每畝按照最高稅階征收,同時明廷接下來要對天下加收什麼稅,我全部按照明廷的稅基、以及政策來收。
前段時間,明廷加征三餉,每畝下田,都要出六分銀子,更不要說中田和上田。
怎麼選,你們自己回去跟族裡說。
如果不想交出土地田骨,我也無所謂,反正明廷除了征稅之外,還要征徭役、差役、兵役,我都可以照搬。”
王三說完,這群鄉老臉色都變了。
邊側幾個前明的官吏都快笑死了。
真以為鄉老就能為所欲為了?
這群家夥,也就年歲大了點,見識也就這樣。
越是新生的政治實體,越是容易在最開始的時候,對土地政策進行調整。
王三明顯和其他曆朝曆代的君主不一樣,他設計的行政區劃和土地政策,或許還有點問題,但他對於地方的放權,是真的大。
甚至隻要地方軍隊之中有人起了心思,都能割據成為一方藩鎮。
不然,王三怎麼可能推行分稅法。
這麼多的稅,分出來,一部分要求立刻投資到民間的基建,每年都有標額,花不完明年就給你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