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這邊的調整,主要是對一些名稱和區劃的調整。
比如中樞是樞密院、地方是各部軍區——分省軍區——分鎮軍區。
一部軍區管轄數個省,一般不會直接設立總督司令。而是在每個省設立一個提督司令,但會在每個提督司令的左右,安排參謀,參謀從樞密院參謀部直接安排,在司令不在的時候,直接統轄本地軍隊事宜。
當然,有些時候甚至可能見不到提督司令,而是常駐下屬於各部軍區的分鎮軍區。
比如現在,王三下令劃分為東部軍區、西部軍區。
東部軍區陝西、寧夏、隴右三省。
西部軍區西涼省。
這就等於有了兩個總督司令、四個提督司令的空位,而分鎮軍區就不是以省為單位,而是以區塊為單位比如東部軍區陝西陝北鎮、陝西關中鎮、陝西漢中鎮。
再比如寧夏慶陽鎮、寧夏固原鎮,這樣比較富有區域名頭的稱呼,主官也為寧夏慶陽鎮司令的叫法。
當然,除了樞密院除了統合軍區之外,還會負責軍區之外的業務。
比如警衛部、參謀部、軍情部、軍需部、軍工部、軍政部等。
部門是不少的,目的也是為了加強對於軍隊的分化和控製,同時也是對兵部體係的一種拆分,不過兵備道仍然留在兵部,樞密院除了陸軍,還需要負責海軍以及未來如果有可能出現的空軍,兵部依舊控製了大部分兵源來曆,樞密院這邊跟兵部的抗衡手段,是王三設立軍校跟講武堂。
軍校負責係統性培養將官,為了未來準備。
講武堂負責篩選將官苗頭,如果發現不對勁的,立刻用講武堂鎖掉這些人,要麼廢掉,要麼打發進入樞密院、或者兵部的其他部分乾文職,如此兵部就算想要滲透,也很難再有明代以文禦武的姿態。
當然,眾人了解完,之後就是下一步,官職的分配。
樞密院諸部的頭頭腦腦,為樞密使同知,跟主官樞密使分開。
“第一任樞密使王肁。
警衛部樞密使同知方淳。
參謀部樞密使同知蘇威烸。
軍情部樞密使同知王信。
軍需部樞密使同知杜爾伯特·格魯特。
軍工部樞密使同知陳阿克(蒸汽機小組成員)
軍政部樞密使同知丁原。”
太監念完,眾人不覺得意外,王三雖然說要開樞密院,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短期內肯定就王三一個樞密使,畢竟天下會還未一統,將來的話可能就是五六個樞密使了。
不過,軍需部樞密使同知,居然是格魯特。
眾人的目光落在了那個蒙人身上。
格魯特也陷入了思考,為什麼是他?
管後勤?不是,他就是一個馬匪出身的蒙古漢子,大王是怎麼想的,會讓他跑來管軍需後勤?真不怕他搞出大事來。
格魯特還是很清楚自己本事的,雖然他最近也在講武堂內學習,叫他捋順自己的部下騎兵,管理好牧場也還成,但叫他真的管理糧倉什麼的,他也會頭疼。
“樞機房的樞機主事洪承疇、劉應遇、嶽和聲、白沉水、廖東楠、王徵、張誌和。”
一串名單七個人的名單念出來,現場眾人更是眼底迸發彆樣的神光。
沒想到樞機主事居然有四個明朝投奔來的官員。
就三個算是自己人?
這個名單,難道沒有問題,不怕出事?
就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下,太監繼續說道“以上七人,各有側重。
洪承疇,講武堂新順二年期生,參將銜。
劉應遇,講武堂新順二年期生,上校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