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再次陷入沉默。
兒時的故事回憶結束後,朱棣便閉目陷入沉思。
百無聊賴的蘇謹,透過窗欞望著殿外的陽光,從透亮而溫暖,慢慢變成昏黃的斜映。
驟然!
朱棣龍目微張,整個武英殿溫度好像都下降了幾分,一股寒意似在悄悄蔓延。
蘇謹愕然回首,看向大殿正中的禦案。
“謹弟。”
朱棣龍口微張“你確定要取消中書舍人,改為翰林待詔?”
聞言,蘇謹沒有一絲猶豫的點頭。
“你不後悔?”
“陛”
蘇謹笑了。
他改口道“大哥,難道我說的還不夠清楚嗎?”
“好。”
朱棣點點頭,沒有再糾結這個問題。
中書舍人和翰林待詔看似職權相當,但其有本質的差彆。
中書舍人代表的未來,就是中書省,就是丞相。
朱棣再設中書省,就是要給蘇謹留地方。
但蘇謹遲遲不願答應,並屢次進言請去中書舍人,改翰林待詔,堅持自己的想法。
翰林待詔,是為內閣服務的。
蘇謹笑道“大哥,洪武爺好不容易才裁撤了中書省,你再改回來對得起他老人家嗎?”
“小心他老人家半夜回來打你屁股。”
聞言,朱棣陡然間覺得大殿似乎有些陰冷,屁股隱隱作痛。
“好,朕明日就擬旨,裁撤中書舍人。”
旋即笑道“不過你那學生陳顯,還得給朕再打幾年的工。”
蘇謹無所謂的攤攤肩膀“由你。”
“既然這內閣大學士是你提出來的,那你說說你的人選吧。”
“目前,勉強算我一個。”
蘇謹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內閣秉承的原則,就是大事開小會,所以人選不宜太多,但也不能太少。”
“內閣初組,六部尚書、禦史台、五軍都督府這些地方都要進人,以後再酌情調整。”
“嗯”
朱棣沒有說話,在心中暗暗思忖著人選。
姚廣孝、任亨泰、李仕魯、蘇謹、鄭賜、徐輝祖、李景隆
“哦,對了,還有幾個人要加進來。”
蘇謹忽然開口說道“農閣、醫閣、學閣,目前任務繁重,有事必須第一時間稟報。”
“嗯”,朱棣點點頭“對了,那個謝縉”
謝縉是洪武二十年的解元,深受朱元璋賞識。
隻可惜此人嫉惡如仇,凡見不平事必上奏彈劾,屢屢言事,俗稱大噴子
但也正因為如此,得罪了不少人。
所謂五十知天命,但謝縉卻似乎一點都沒變。
靖難成功後,謝縉是第一批投效朱棣的官員,朱棣也被後者文采驚豔。
比如已經準備開始修錄的《永樂大典》,朱棣就有意讓謝縉主持。
朱棣也有意予其大學士之名,進入內閣。
隻可惜,蘇謹卻與其意見相左。
“謝縉去日報司,不是咱們早說好了嗎?”
蘇謹無奈苦笑。
他不讓謝縉進內閣,一方麵是知道,老謝一旦進了內閣,日後的下場不會太好,
二來,他的性格太急躁了,不適合輔政,尤其是一念之間,就能掌握百姓生死的一部天官。
最後蘇謹至多妥協,允謝縉大學士之名,但不能主持一部工作。
“可是,讓堂堂大學士去印報紙,這未免也有些太大材小用了吧?”
“大哥,你要是信我,就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