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霖聽到江雪提到拆遷,這幾天滿城的跑發現老農貿市場已經在拆了,查了老農貿市場拆遷方案,多方打聽了拆了以後這邊建什麼,去了規劃局,市政府,打聽,詢問。
查了往期相關的報紙一些報道,問了一些當地人,知道高鐵站在建,物流園,大型商超想入駐,建材市場,車市要開在這裡,真真假假的消息很多,但都指向一點,這片地,隻是農貿市場拆遷地方是遠遠不夠的!
周圍已經售出的地肯定不會動,那些地很多已經備案,查看地圖,騎著摩托車轉了一圈又一圈,劉青霖得出老服裝批發市場這邊也要拆的想法。
因為隻有拆這裡無論是賠償還是安置對於政府來說最劃算。
這裡麵的人都是租戶。
去老批發市場打聽了一圈,裡麵攤位很擁擠,相對批發零售的生意更多,周末的時候人超級多。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是劉青霖,整個市場內的租戶都覺得會拆,會拆的消息已經流傳好久了,但是一直沒有相關文件下來。
劉青霖第六感讓他覺得快了,從他了解到的資料來看,應該要不了多久就有拆遷政策下來。
裡麵的商戶都知道要拆,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拆,所以轉裡麵的商鋪賺拆遷補償是不可能了,劉青霖打聽了一番,裡麵的轉讓費高的嚇人,根據位置,大小。
一個鋪子,六萬,八萬,還有十萬轉讓費都有。
裡麵的商戶都在猜測什麼時候拆遷文件下來,到時候能賠多少錢。
而劉青霖看到的確是,這裡的商戶數量,商戶們的資金能力,外麵的私家車大部分都是裡麵商戶的,由此可見之前是賺到錢了的。
這個市場的人流量,周邊城市,或者下級城鎮服裝店批發基本上都往這裡來。
真的拆了,這些商戶的安置。
很多老顧客的那種店,肯定要就近找個店才能把老顧客維係住。
而開店的店主,之前賺到錢了的,大概率不會去找個班上,而是繼續做生意。
做生意就需要門麵,商鋪,檔口。
假設,這裡拆了他們會去哪裡開店?
這裡如果關了,顧客們會去哪裡逛街購買東西比較方便。
劉青霖把方圓幾公裡的地方都跑了個遍,得出了一個結論。
他們大概率都會來目前快建好,正在招商的南北商貿城!
得出這個結論後劉青霖立馬就來了這個商場查看。
詢問招商要求,鋪子租售價格。
得到的是南北商貿城自持運營,商鋪隻租不賣風險利益共擔的官方話術。
集聚服裝,鞋帽,百貨,針織,床上用品等10多個行業的批發零售,他們公司對商鋪隻租不賣,為的是可以劃行歸市,統一管理,有序經營。
劉青霖又看了目前在售的鋪麵,基本上都還沒有租出去。
隻租不賣。
雖然租金很高,但他卡裡有一百萬。
一百萬可操作性就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