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的開業,員工的培訓都是沒有什麼難度的,主要還是管理人員。
現在還不像後世,有外賣,線上訂單,或者支付寶微信這些線上支付。
現在大家買東西基本上都是現金。
所以每日的現金存銀行這項工作都需要找個信任人,來監督做這件事。
江雪自己的團隊,分兩撥。
一撥是服務自己,和自己的賬號。一部分願意和江雪去京都,還有一部分是在s市有親人,朋友,戀人,不能和江雪一起轉到京都的員工。
江雪原先是打算他們去網星傳媒公司任職,沒有合適的崗位,談不攏就解除合同,江雪按照合同賠償,他們重新找工作。
通過這麼久的合作,江雪又特意對幾人做了觀察,她找了三四個人,詢問他們願不願意到奶茶店這邊上班,最開始可能要從基層做起,說了以後隨著店鋪的增加會有的一些晉升機會,還有福利待遇,薪資比例。
說實話賣奶茶和他們現在做的工作可以說是根本就不是一個賽道。
江雪讓她們考慮一下給她回複,最終是一男一女,說和江雪工作這麼久,對江雪這個老板很認可,願意試試。
江雪把他們送到於娟那邊,讓於娟和新員工一起培訓。
按照儲備店長來培養。
交代於娟現有的員工中她也可以注意些,從中提拔一些比較有能力的,向上晉升。
如果後續店鋪增加,形成產業鏈公司,也都可以從這些人群中向上選拔。
於娟對此表示認同。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有了第一家店的基礎在,第二家店開的特彆順暢。
菜單,裝修,全部照搬複製第一個店鋪。
員工從第一個店拉熟練的去老帶新。
加上談笑還沒有開學順帶管理,開業開的很順暢。
位置的話,都是附近有高校,又有商圈,還是繁華的地段的位置。
除了租金比較貴,其他沒毛病。
但是和租金相匹配的是人流量特彆大。
這次江雪沒有開業免費送活動,就算如此門口排隊等單的比周圍店鋪都要多。
因為得天獨厚的人流背景。開業前三天,還有第二杯半價,集卡活動等。
已經讓有茶在這條街上,迅速站穩跟腳。
她的團隊還有一波人,主要是服務於江萊的淘寶店鋪。
有客服,美工,運營還有倉庫入庫出庫打包發貨的。
這一波人基本上都辭退了。
所有的工作都並到了服裝工廠所在的城市。
因為那邊的服裝體係比較成熟。
也少了中間運輸成本。
本身也有發貨的倉庫,隻不過不是全部,現在全部歸攏在一塊。
以後她在京都穩定下來後再調整。
奶茶新店開業,江雪送了兩個人給於娟培養,後續兩個奶茶店的事她都沒有過多的去插手。
逐簡,攝影公司,網星傳媒公司不需要她操太多心。
另外通過這次奶茶店也讓江雪正視到了自己的問題。
以後可以投資,像哥哥和陸讓的那個公司一樣。
一定不能在插手實操,這樣太累了。
要操的心也太多了。
劉青霖在江雪暑假的時候就開始往京都搬遷了。
他和陸讓的公司,搬起來比較簡單,核心人員比較少,劉青霖去把工作的辦公室租好,裡麵機器,數據,技術全部都是陸讓來處理。
他負責重新招聘客服就行。
逐簡從他開始和陸讓合作開公司,就請了專業的經理人來接替他的工作,這也是他能走的這麼容易的原因。
還有劉青霖自己的淘寶店鋪。江雪以為他會留陳華在s市管理淘寶店鋪,畢竟一些廠家還有那麼多庫存,搬遷可不是容易的事。
哥哥比較果斷,在京都買了個帶院子的房子,不是比較繁華的地段,租了個倉庫,找了個大車,帶著人和部分貨品,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