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每年失蹤的人口其實不少,畢竟在這個沒有監控的年代,失蹤個人想找回來隻能靠人力搜索。
事實上各州時常都有婦女被拐賣到青樓,再加上大夏律法中對於拐賣婦女罪定得很輕,拐害婦女者,主犯最多也就關個三四年,從犯賠錢了事,這就加劇了此類案件的發生。
但郭縣的婦女失蹤案顯然沒有那麼簡單,連縣令也如此加以阻撓。
而石縣令阻撓的理由也很充分,你沒有吏部下發的告身,我怎麼確定你是朝廷派來查案的?案子你查可以,縣衙不會幫忙,案牘庫,機密房也不能進去。
“郭縣的百姓不敢說,是因為他們怕我們就隻是來做做樣子,並非真心查案,等我們走後,他們會遭受報複。”江寒分析道。
“那現在怎麼辦?”程萬裡皺眉道。
江寒沉吟著,突然想起立木建信的典故,說道:“你們聽說過立木建信嗎?
紹惠郡主發愣道:“立什麼木?”
程萬裡則皺眉道:“那是一個我沒聽過的成語嗎?”
江寒解釋道:“傳聞當年商鞅準備變法,法令完備後尚未公布,他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承諾能把它遷移到北門的人給他五十金。百姓都不敢去搬的。一個因為家裡需要錢的漢子把木頭搬了,於是商鞅給了他五十金。這就是立木建信。”
程萬裡恍然大悟,說道:“所以我們也要在郭縣立一根木讓彆人來搬,隻要誰搬走了大木頭,就給那人五十兩!”
江寒瞥了他一眼,真是粗鄙的文士,說道:“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學習商鞅這種做法,但需要改成誰來報案,就給五十兩白銀!”
紹惠郡主、黃榮等人都是眼睛一亮:
“妙啊!”
“在重金誘惑下,肯定有百姓忍不住報案,隻要有第一個百姓報了案,得到了銀兩,剩下的百姓就會相信我們是真的來為他們做主的,肯定會紛紛報案!”
“好法子!”程萬裡想了一會,發現這真是個好法子,興奮得伸掌用力一拍,啪的一聲,拍在他身邊的七七頭上。
七七委屈巴巴的抬起頭:“師兄,你為什麼又打我?”
“咳咳,七七師妹,師兄一時沒忍住。”
難怪說周祭酒的徒弟都是奇葩……江寒說道:“既然這個方法可行,那就這麼行動,先宣傳此事,引百姓來看。”
……
“他們在做什麼?”
一棟四層的高樓上,石縣令與幾位望族之人站在窗邊,望著街道。
隻見跟在江寒身邊的周虎、黃榮、宋成勇等人滿街的敲鑼,搞出很大的動靜。
“縣令大人,我去看看。”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離開高樓一陣子,又急匆匆的跑了上來:“縣令大人,那江寒讓人滿大街的傳,說他在城門口辦案,誰來報案,就給五十兩銀子!現在已經有很多百姓過去了。”
石縣令臉色驟變,陰冷道:“好一個鎮國之材,果然有兩下子,打算用這種辦法讓百姓報案嗎?”
“石縣令,如今怎麼辦?若是百姓紛紛報案,那件事隻怕就瞞不住了。”一名望族臉色陰沉的道。
石縣令冷笑道:“就憑一個小小的庶子,也想查得出來!若是衛國公親臨便也算了,他一個小小的庶子也敢在我的地盤上撒野!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