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一首震動整個大夏文壇,甚至是震動整個大夏的詞出世了。
這一日,書山之外,觀察著棱鏡的幾位大儒麵麵相覷,瞠目結舌。
這一日,孔元濟看著一個偉岸高大的身影,心中竟然誕生了此生也難以超越對方的想法。
……
第六閣的幻境中。
隨著江寒誦出那首詞,那首豪邁奔放的詞,他的身影仿佛在突然間高大偉岸了起來,他手中沒有弓箭——箭袋裡的箭矢已然用完。
然而卻有光芒在他手中彙聚出一張雕弓。
狂風大作,吹動了旗幟,吹動了所有人身上的衣服。
才氣如柱,直入半天,聚而不散。
而隨著江寒右手慢慢拉動弓弦,一枝光箭竟然憑空出現在雕弓之上。
光箭出現的一刹那,瞬間便散發出無比恐怖的威勢,仿佛絕世凶兵出世,深林巨獸出山。
“不好,阻止那個儒士!他要刺殺聖德太子!”
“快殺了他!”
好幾名殺上城牆的隱徒兵眾察覺到來自江寒身上的威脅,便朝著江寒揮刀而來。
“保護江寒!”
孔元濟雖然被這首詞鎮得愣神,但旋即卻也反應了過來,絕不能讓隱徒兵眾殺死江寒,江寒不死,便還有扭轉乾坤的機會。
他抓起一柄刀便朝著數名隱徒兵眾殺去,同時高聲吟念《易水歌》,召喚劍氣殺敵。
《易水歌》是最容易學會,也是最基礎的戰詩詞,每個修身秀才都會學習這首詩。
但孔元濟使出來的《易水歌》卻要比旁人強大得多,瞬間便有六道劍氣出現在周圍,朝著隱徒兵眾斬去。
雖然這一閣考的是射擊,但眼前這種情況,便顧不得是用弓箭還是用其它武器了。
便在孔元濟拚命抵擋隱徒兵眾的時候,江寒也將雕弓挽了個滿月,箭矢對準了城下聖德太子的方向。
鬆動弓弦,光箭在空氣中劃出尖銳刺耳的破空聲,朝著聖德太子疾射而去。
“快!保護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身邊的隱徒兵眾急忙舉起盾牌,抵擋在聖德太子身前。
然而下一刻,光箭徑直穿透盾牌,射中聖德太子,穿胸而過。
巨大的慣性直接將聖德太子掀飛,死死釘死在地上。
光箭突然爆發出耀眼的光芒,緊接著,“砰”的一聲,震耳欲聾的聲音突然炸響,光箭竟然爆炸開來。
將奔上前搶救聖德太子的隱徒兵眾也炸得狂飛出去。
“聖德太子已死!殺!”
曾虎山目光看見聖德太子中箭身亡,狂喜不已,疾呼一聲,挺著大刀砍瓜切菜似的殺向蠻兵。
而城下的蠻兵眼見聖德太子便在自己眼皮底下被對方一箭射死,都是驚恐交集。
突然,有蠻兵驚恐道:“有大儒!城中有大儒!”
大儒乃是儒家三品,而這世間一品為傳說,二品幾乎不出世,三品便是世間最高戰力。
若城中有儒家三品,那還怎麼打?
三品大儒,一言半語便可屠殺萬人,扭轉戰局!
所有須羅蠻兵開始撤退,速度比來時還要快得多。
“哈哈哈哈哈,好,好!給我殺!”
“殺!將這些蠻人殺了!”
守城士卒士氣大增,甚至想要出城追殺蠻人。
曾虎山急忙阻止士卒們,道了聲“窮寇勿追。”
雖然蠻人敗逃,但畢竟是十萬人馬,而已方剩下不到一千人,真追殺出去,等蠻人反應過來,輸贏尚且未知。
“成功了……”
看著蠻人真的敗逃而去,江寒如釋重負的坐在地上,長長鬆了一口氣。
蘇軾的這首詞終究是傳世之作,一箭射殺聖德太子在江寒的意料之中。
隻是江寒卻沒想到這首詞竟會榨乾他的才氣。
以至於現在他隻能坐在地上喘著氣。
孔元濟也同樣疲憊的坐在地上,目光複雜的看向江寒。
一開始,聽說江寒“大夏詩魁”之名,他是嗤之以鼻的,頗有種“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感覺。
再後來,江寒奪儒聖刻刀,斬孔無明文位,再以報紙損孔家聲譽,逼孔家賠禮道歉,孔元濟將江寒當作了對手,但也不過是對手而已。
而現在,親眼看到江寒作出了那首詞,一箭射殺了聖德太子,以一人之力扭轉了戰局——雖說這是在幻境當中,但這個幻境卻無比真實,倘若是現實,或許聖德太子依舊會被他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