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渡,乃是大夏最盛大的體育比賽,往往會在終點處插上一根竹竿,纏錦掛彩,鮮豔奪目,稱之為“錦標”或“彩標”。
競渡船以先奪取錦標者為勝,勝之稱為奪標。
《大夏民書》之中也有記載:“一號令,雷鼓而飛,千橈動,萬夫呼,閃電流於目翼,羽聚生於時下,觀者山立,陰助鬥誌……揭竿取勝,揚旗而旋。觀其猛厲之氣,騰陵之勢,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但這一次的競渡顯然與正常的競渡截然不同,這次競渡竟是以詩詞產生才氣而推動船隻行進的。
所有人都來到彼此的船上,江寒便發現船隻極小,最多便隻能容納兩人,船頭之處放置了文房四寶,可供乘船者書寫詩詞。
學海考官朗聲道:“學海競渡開始,先行抵達定海尺處者勝!開始!”
隨著考官話音落下,孔元濟第一個拿起了毛筆,在紙上書寫了一首詩:“南方傳競渡,多在屈平祠。簫鼓滿流水,風煙生畫旗。”
隨著最後一句寫完,紙上慢慢升起一道才氣,達到了七寸有餘。
孔元濟的那隻船也在才氣的推動下向前行去,片刻間便去了一大截。
眼見孔元濟率先馭船而去,其他人也不甘示弱。
聞明急忙舉筆書寫了一首五言絕句:“,。,。”
寫完後,紙上才氣也升出六寸有餘,二號船隻往前行去。
在聞明的船隻向前駛去後,衣山儘的詩也寫完了,紙上才氣升起,船隻同樣駛將出去。
燕青,於謀緊隨其後作出詩詞。
“原來如此,不必一定要行船的詩詞,隻要跟船隻,競渡有關係,就能催動船隻。”江寒恍然,當即拿起筆,寫了一首競渡詩。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寫罷,紙上才氣直接騰騰上升了一尺二,已然全然超越了孔元濟等人所作的詩詞。
下一刻,他那隻船飛也似的往前駛了出去,片刻便追趕上了燕青,於謀,又追上衣山儘,聞明,並漸漸追上了孔元濟的那隻船。
孔元濟扭頭看到江寒的船已經追了上來,並且速度遠勝自己的那隻船,船隻上的才氣竟然升到了一尺二。
他心中一驚,卻並沒有太過詫異。
江寒詩才橫溢,“大夏詩魁”可不是白叫的,作出一尺二才氣的詩詞並不難。
孔元濟急忙思考,又拿起毛筆寫出第二首競渡詩。
“十一月裡風浪平,學海爭流渡舟行……”
他的第二首詩才氣上湧,竟然也達到了一尺二,加上第一首的七寸,船上才氣已經達到了一尺九。
有了新詩的助力,船隻速度突然加快,直接與江寒的船隻拉開了距離。
“原來如此,在學海競渡中詩詞的才氣可以疊加,哪怕是每首詩都隻能出幾寸的才氣,但若能一下子作上上百首,同樣也能催動船隻飛快前行。”江寒心中暗道,他望著前方的海麵,遠遠可看見海上隱約有一把尺子,正係著錦標。
那裡便是終點站。
這個時候聞明,衣山儘和於謀先後又作出一首詩。
聞明船上的才氣達到了一尺七,衣山儘船上的才氣達到一尺四,而於謀第二首詩作得極好,才氣竟然升到了一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