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上報的密信,級彆很高。
沿途驛站,都是用六百裡急遞,送往建康去。
所以沈老爺上報朝廷的書信,在三天之後,就送到了高明高太監手中。
這會兒,建康的天氣已經非常冷了。
高太監把沈毅的密報塞到袖子裡,然後披上了一身厚厚的裘皮,離開了內侍省,一路到了甘露殿。
到了甘露殿門口之後,高明脫下身上的裘衣,遞到一旁的太監手裡,然後他小心翼翼的進了甘露殿,走到了皇帝麵前之後,先是磕頭行禮,起身之後,便跪坐在皇帝身邊的爐子旁,往爐子裡丟了一塊新炭。
皇帝正在翻看一本從北齊流傳過來的雜書,他抽空瞥了高明一眼,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問道:“皇後那裡,你去過了麼?”
高太監恭敬低頭道:“回陛下,奴婢上午就去了,還帶了太醫過去,太醫給皇後娘娘請了脈,皇後娘娘脈搏正常,沒有什麼大礙。”
皇帝的臉色稍稍好看了一些,然後緩緩說道:“皇後宮裡的那些宮女,該打死的就打死,皇後挺著個大肚子,她們也能讓皇後摔了!”
“是,奴婢明白。”
高太監連忙低頭道:“皇後娘娘殿裡的人,奴婢已經安排統統換上一遍了,換的都是一些細心的人,一定能照顧好皇後娘娘…”
他臉上露出了一個恭順的笑容:“既然皇後娘娘沒有大礙,陛下您就不要太擔心了。”
“嗯。”
皇帝不鹹不淡的“嗯”了一聲,繼續翻看手裡的閒書。
高太監猶豫了一下,還是把沈毅的奏書從袖子裡取了出來,兩隻手捧在了皇帝麵前:“陛下,福州急報。”
皇帝這才放下手裡的雜書,一邊從高明手裡接過奏書,一邊問道:“福州?沈七寄回來的?”
“是。”
高太監臉上擠出了一個笑容:“多半是有事情要請示陛下。”
“請示什麼?”
皇帝一邊展開奏書,一邊悶哼道:“前幾天他不是已經遞了一份奏書上來了麼?朕也給他批複了,讓他放手去做,抗倭軍在福建仗打的這麼好,朕也給了他欽差的名分,怎麼做事情還畏首畏尾的?”
高太監聽出了皇帝心情好了不少,於是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微笑道:“福建距離建康,就已經不算近了,估計當地的地方勢力盤根錯節,沈侍讀畢竟根基淺薄,一時拿不準主意…”
皇帝這會兒,已經展開了手裡的奏書。
奏書上的內容很清晰。
大約就是福州幾個士族通倭的大概情況,以及福州士族對朝廷開出來的條件。
二十萬現銀,一成五的乾股。
沈毅既然在奏書裡提起了這件事,那麼也就意味著這筆收入他即便收下,大半也要進朝廷了。
皇帝看完之後,把奏書丟給高明,淡淡的說道:“你也看看。”
高太監連忙接過來,認真看了一遍之後,輕聲感慨道:“沈侍讀倒也實在,人家給他的好處,他都一一如實報上來了…”
“實在?”
皇帝不屑的撇了撇嘴,輕哼道:“他身邊有朕的內衛,還有邸報司,任何事情,都瞞不過朝廷的耳目,他敢不實在麼?”
“沈七這個人,心眼多得很呢。”
皇帝微微眯了眯眼睛,緩緩說道:“實在這兩個字,是無論如何也跟他不沾邊的。”
“甚至就連這兩份奏書。”
皇帝低眉道:“他也是想讓朕幫他把責任擔下來,這樣即便朝堂上有人要尋他的麻煩,朕也不得幫他。”
高明一愣,隨即低頭道:“那陛下,應當如何回複沈侍讀?”
“給他去信,讓他這個欽差臨機處理,便宜行事。”
目光看向了沈毅送上來的奏書,悶聲道:“一個福州城而已,再怎麼也翻不了天,真出了什麼事情,朕替他撐這個腰就是。”
高太監應了一聲,連忙低頭:“奴婢這就去擬文書…”
“嗯。”
皇帝點了點頭,然後在甘露殿裡走了一圈,最終讓一個宮人打開的南邊的窗戶。
窗戶一開,冷氣立刻侵襲了進來。
皇帝目視南方,輕聲自言自語。
“朕覺得你應該能夠想明白。”
皇帝陛下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十成家產,要比一成五多得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