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華小區臨街底商。
三有書屋外。
看見那塊黑色的告示牌仍舊懸掛在窗台外,鄭清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看樣子先生還沒有回來。
人類麵對新事物總有這樣那樣的惶恐。一想到自己將要跨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鄭清就忍不住有些患得患失的感覺。
同意進入第一大學讀書,會不會太倉促了。鄭清有時候忍不住想,家裡除了自己,沒人真正理解這所學校。自己這樣莽撞的決定,真的好嗎?
這個時候,他尤其希望得到先生的指點。
從黑色告示牌背後揭下一張皺皺巴巴的黃色符紙。
鄭清左右看了看,沒有陌生人。
他將符紙夾在手心,默默念動咒語。
符紙扭了扭,折成一把鑰匙的形狀,非常不情願的鑽進鎖眼。鄭清扳動把手,扭開書店的門後,重新將符紙抽出來,粘回黑色告示牌後麵。
店裡冷冷清清,顯得非常安靜。旬月沒有人氣,屋子裡滿是書本的氣息。鄭清深吸一口氣,一股讓人滿足的書香充溢著他的肺腑。
等我老了,也要開一個大大的書店,曬著太陽,躺在躺椅上,臉上蓋著一本書,把這股香氣聞個夠。走在書架間,鄭清有些羨慕的想著。
書店不大,隻有四五十平米。門窗是南北走向,店裡的書架也是沿著這個方向擺放。
在書店的東南角,有一個木質的梯子,梯子上麵是一個狹窄的閣樓,裡麵放著一些雜物,還有那隻黃花狸的魚乾。梯子下麵是一個緊閉著的黑漆單麵木門。
木門高不足兩米,寬隻一米多點,門檻足有兩寸高,門檻左右是兩個光圓柱形木墩,木墩隻比門檻高出寸許,上麵光滑可鑒,沒有雕琢任何紋飾。
門上沒有張貼門神,隻用細麻線掛了一杆兔毫軟筆,還有一小壺香油。
木門中部的左側,有一個黃銅質地的鋪首門環,呈龜背蛇的形態。鋪首是一頭昂首的臥龜,而那個門環則是龜背上的盤蛇。隻不過門環現在緊緊嵌在龜背上,沒有落手之處。而臥龜則縮在自己的殼裡,露出六個漆黑小洞。
鄭清抓起門上掛著的毛筆,輕輕搔了搔盤蛇的下巴。盤蛇嘶嘶叫著,抬起身子,拱出一道門環。
鄭清又用毛筆蘸了點香油,抹在蛇尾。盤蛇刷刷的抖著自己的尾巴。龜背下,一個小腦袋慢吞吞的探出頭。
哢嚓,木門裡發出解鎖的聲音。
鄭清樂嗬嗬的看著小烏龜將蛇尾上的香油舔光,然後拉著盤蛇門環,用力一拽。木門豁然打開,一個漆黑的過道出現在他眼前。
這條過道是先生特意為鄭清修築的。順著過道走百十米,就能抵達回字集的九有書屋。
先生經常不在店裡,所以鄭清在休息的時候,經常來回兩邊幫忙看店。因為他還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回字集,所以吳先生幫著他在兩個店鋪間開了條通道。這樣即使先生不在,鄭清也能照看好兩個店麵。
以前,鄭清對這條神奇的通道敬畏不已,腦海中不知流轉過多少胡思亂想。但是經過四季坊的座鐘之旅,鄭清已經知道,這條通道隻是應用一些高超的魔法技藝構築的。
人們對無法理解的神秘事物會保持敬畏之心;但是對於能夠理解的卓越成就隻會有羨慕之情。
走在通道裡,鄭清對於第一大學的向往之情重新堅定起來。
他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構築這樣神奇的通道。
通道兩邊的書店都是一樣的冷清與安靜,那隻花狸貓不知又跑到什麼地方去了。鄭清瞅了一眼貓食盒,把裡麵已經發硬的小魚乾丟進垃圾桶;然後稍稍打掃了一下屋子裡的塵土,給窗台上那幾盆君子蘭澆了點水。
書店不開門時,也有客人會將自己需要的書籍列單,從門縫塞進書店裡。鄭清的主要任務就是把這些書單撿起來,將客人需要的書從書架上一一挑選出來,用牛皮紙包好。然後寄放到隔壁回春堂。
客戶下次來時,可以直接從回春堂拿書。
這次客人不多,隻有三位,買的也都是一些符文構造之類的專業書籍。鄭清給牛皮紙包裝寫完書名後,愜意的伸個懶腰,打量著這個小小的書店。
回字集的三有書屋與蘊華小區的書屋大小差不多。鄭清回憶了一下四季坊那家廢棄的三有書屋,也是差不多規模的。
先生開這麼多書店乾什麼,他這些日子始終不得其解。
歎口氣,抱著三個包裹,鄭清走出書店。
街上人流依舊非常稀少。這個集市似乎從來沒有人潮湧動的日子,也許這就是曆史書上提到的頑固巫師的聚集地。
鄭清咧咧嘴,他發現自己最近總能看懂這些以前注意不到的細節。
隻不過多讀了兩天書,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已經完全不同了。許多以前沒有注意過的細節在他眼中都有了更深的涵義。四年後大學畢業,這個世界在自己的眼中又將是怎樣的呢?
他環顧四周,看著這條狹小的街道,看著街上陳舊的景象,對未來充滿期待。
“包裹自己送到櫃子上去。”鄭清耳邊傳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
他驚喜的轉過頭。
隔壁回春堂的門口,一個趿拉著拖鞋,披著白袍子,梳著道髻,托著小茶壺的年輕人,正全神貫注的看著一本線裝古書。
“潘驢兒,你又在看《金瓶梅》。”鄭清笑嘻嘻的湊了過去。
這個百~萬\小!說的年輕人是回春堂的少掌櫃,大名鄧小閒,街上人都稱他小鄧掌櫃。因為兩家店挨著,鄭清跟這個年輕的掌櫃很熟悉,時間長了,便自作主張,給他起了個‘潘驢兒’的外號。
鄧小閒不以為意,反而經常四處炫耀,說鄭清起的外號恰如其人。
真是無恥。
潘驢兒瞥了鄭清一眼,對著壺嘴嗞了一口茶水,拉著嗓子說:“聽說你小子要去第一大學讀書?”
鄭清眼前一亮,忽然想起先生曾經說過,鄧小閒剛剛大學畢業不久。
也許他能給自己一些建議!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