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在上個月月末接到了華府的最高命令,要求他立刻撤離巴丹半島。”
範昌義繼續彙報說道:
“麥克阿瑟在離開前又一次向所有軍官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表示他一定會再回來!
演講結束之後,他一個人乘坐海軍的潛艇悄然離開了巴丹半島,將近10萬美菲聯軍拋棄在身後。
麥克阿瑟離開之後,美菲聯軍又堅持了20天的時間,20天之後終於在堅持不下去了,巴丹半島上的所有人向日軍第十四軍投降。
南方陸地上的戰鬥至此基本結束,日軍抓獲了30多萬的俘虜,這些俘虜全部就地轉為勞工,負責修橋補路,完善日軍的資源運輸線和補給線。”
麥克阿瑟的行為完全可以用臨陣脫逃來形容,但是因為東西方的文化不同,情景不同,也因為麥克阿瑟本人極其善於表演,他的臨陣脫逃並沒有招來全國人民的怒罵和譴責。
甚至還有相當的一部分人繼續把他視作國家英雄。
華府的大統領為什麼要在最後時刻命令麥克阿瑟逃離巴丹半島呢?
因為麥克阿瑟此前刻意的形象塑造和營銷,使得他這個陸軍中將幾乎全國人民家喻戶曉。
無數人以他為榜樣,將他視作精神上的領袖,如果任憑麥克阿瑟被日本人所俘虜,那麼會極大的打擊全國軍民的戰爭熱情。
除了這一點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
麥克阿瑟之前是西點軍校的校長,在軍隊裡有著非常廣泛的人脈。
麥克阿瑟的父親以前不僅是陸軍中將,更是菲.律賓總督。
在軍隊裡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給麥克阿瑟留下了非常豐富的軍事政治“遺產”。
麥克阿瑟順利離開巴丹半島,逃脫被俘虜的命運,其中很大原因便是他自己的人脈和老麥克阿瑟的遺產。
加上麥克阿瑟個人非常善於營銷,他的臨陣脫逃,在演講之下反倒成為了英雄的行為。
莫凡在心中想著這些事情,隻聽範昌義接著彙報道:
“日軍在陸地和海洋上都取得巨大的勝利,他們的野心和胃口不斷膨脹。
已經不滿足於掠奪南方的石油橡膠等資源了,開始向更南方的大陸攻擊。
前麵幾日,日軍的海軍和陸軍航空兵不停地空襲達爾文港。
已經有一天沒有收到南邊的消息了,也許現在日本陸軍已經在達爾文港登陸。”
戰線從北太平洋一直蔓延到達爾文港,可見日本人的瘋狂。
“日軍能否在達爾文港或者說是在澳.洲大陸上站穩腳跟?”莫凡問道。
周泉搖了搖頭,
“從南方各個殖民軍隊這段時間的表現上來看,日本人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向縱深推進。
但是從其本土到達爾文港實在是太過遙遠了,補給線漫長,隻要其中任何一個點出的問題,他們的整條戰線都會動搖。
短期上看,日本人應該能夠打下一塊地盤,但是從長期上看,他們肯定是守不住的!”
倭寇這個民族是典型的戰術天才,戰略蠢才!
不管是諾門罕、夏威夷還是現在的達爾文港,他們在發起軍事行動的時候,往往隻能看到短期的效果,很難從戰略層麵上去考慮。
當下他們已經占領了整個南方地區,最應該做的是讓海陸兩軍都休息一下,穩定整個南方的局麵。
利用好南方占領區,讓占領區的各類型資源轉化成真真正的戰爭實力。
而不是繼續擴大戰爭,消耗國力!
“欲滅亡,先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