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不認為這是個正確的理由,說道“消耗流量過多?這個邏輯無厘頭。實際上,哪怕紫微星占到了90的流量,運營商都不能夠用占用流量過多的名義來限製,因為這沒有違背流量的商業模式——用戶已為流量付費。”
郭鵬飛道“用戶是用戶,企業是企業。畢竟從道理上來說,互聯網公司消耗了運營商30的流量,就應該為運營商帶來帶來30的收入;消耗了50流量,就應該為運營商帶來50的收入。”
孟厚坤不以為然,“哪有這樣的道理?用戶已經付費了,用戶花錢購買的流量,他們想花在哪裡,就可以花在哪裡,這是消費者的選擇!總不能去引導消費者,說是這個產品我賺錢太少,你們儘量彆用;那個產品我們可以賺大錢,你們快快都來使用。”
郭鵬飛就很無奈的說“可實際上,運營商根本就賺不到多少流量費。用戶們上網,更多時候都是在使用ifi。”
“ifi的寬帶那不是也花錢買的?”
“可那是買斷製。”
“呃……”
周不器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郭鵬飛接著說“從企業來說,我們使用的所有流量消耗,也是買斷製,這就成為了運營商們巨大的運營包袱。”
“有點道理。”
周不器點了點頭。
這樣一說,就的確有一些道理了。
微信要消耗流量,是兩頭都消耗。用戶和用戶之間發微信,要通過紫微星的服務器來處理,而服務器在服務的過程中,有一個接收、發送的過程。
比如用戶甲發了一條信息,1kb大小,消耗了1kb的流量。
服務器這邊接收了1kb的內容,並把這1kb的內容發送給乙。用戶乙接到1kb大小的內容,也消耗了1kb的流量。
在這個過程裡,用戶甲消耗了1kb的流量,用戶乙消耗了1kb的流量,兩人就完成了1kb內容的傳輸。
紫微星作為服務方,在接收和發送的過程裡,各自消耗了1kb的流量,總共消耗了2kb的流量。
所有的流量都是由運營商來,所有的流量都有成本。
數據在互聯網上傳輸,就跟卡車在高速公路上跑運輸一樣,都有司機費、服務費、過路費、燃油費和汽車折損。
在這個過程中,就算用戶甲和用戶乙購買的都是運營商的流量套餐……運營商靠這個賺到了流量費。
可更大頭的是紫微星。
甲乙加在一起的流量消耗,才跟紫微星持平。
可紫微星是公司,這邊采用的是買斷製。就是不管公司消耗了多少流量,支付的費用都是固定的。
這對運營商來說,就很不公平,成了為優秀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打工的了,自家內部的語音網絡對數據網絡的補貼,到頭來都補貼給互聯網巨頭了。
比如,有的公司,向運營商支付了100塊錢的買斷費用。
可是該公司的產品不怎麼受市場歡迎,使用率不高、市場份額很低,就導致該公司的產品消耗的流量極少,可能隻有1b。
同樣的,紫微星這邊也向運營商支付了100塊錢的買斷費用,可是產品太好,太受市場歡迎,導致紫微星的流量消耗可能達到了1gb!
都是100塊錢的收入,可運營商要為紫微星的數據服務,是其他小公司的1000倍。
這就成了巨大的包袱和不平衡點。
可是,看問題不能隻站在一個角度。
在這種事情上,各有各的說辭。
孟厚坤也聽懂了,就覺得這樣的角度莫名其妙,冷哼道“賺錢比原則還重要?單從賺錢上來說,紫微星是製造了一些麻煩,消耗了太多的資源,卻沒能給運營商帶去足夠多的收益。可是,紫微星沒有打破原則,而這些原則都是運營商自己製定的。他們自己製定的原則,現在發現不賺錢了,不去自我反思,卻來打破規則製裁紫微星?哪有這樣的道理?”
郭鵬飛氣道“你跟我說有什麼用?人家就是這樣的道理!人家是國企,你說的這都是市場經濟裡的規則,人家國企玩的是半市場經濟。”
孟厚坤道“沒道理,彆忘了,互聯網有中立性!運營商不能區彆對待,不能因為紫微星是大公司就格外地苛責,對待大小公司要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