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產業一點都不像商業化市場,尤其是藝術片,就像賈科長的電影,鏡頭語言和表演形式都特彆的隨性。
如果對電影專業理解偏弱,可能會覺得賈科長的電影技法不行,畫麵、鏡頭和表演都不夠精準。哪像好萊塢大片似的,每一個畫麵都那麼的賞心悅目,就像踩點似的踩在了每一個觀眾的審美上。
可實際上賈科長這是新現實主義的流派。
就像沙龍畫派,有些畫都跟照片似的,堪稱完美。
可這有什麼意義呢?
就是淺淺的一層,沒有升華的主題。
印象派和後現代主義畫派那種雜亂不堪、雲裡霧裡的風格,遠離了大眾,卻逐漸地成為了藝術家的共識。
總之,就是藝術電影的更加的“隨性”。
一部好萊塢大片,動不動就是投資2億美元,這樣的大製作,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旦失敗了……製片人、導演可能就因此失去工作了,項目審批的副總裁可能就被解雇了,電影男主角也會遭遇事業的滑鐵盧。
這種商業大項目,誰敢隨性?
都得是精益求精。
這種項目上,幾乎不存在著什麼潛規則,都是挑最合適的演員來演,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最合適的那個演員沒有檔期,可能電影要因此耽擱23年才重新啟動。
不敢有絲毫的放鬆。
藝術片就不一樣了。
同樣是女主角,挑來挑去……其實都差不多,不同的演員有不同的風格。這樣的電影沒有固定的框架和結構,王佳衛甚至都是一邊拍電影一邊寫劇本,主要就是在調整電影裡的化學反應,要根據演員的表演來調整劇情,從而把劇情、技法、畫麵、節奏和表演結合起來,然後共同創造出一個作品。
這就給文藝電影的選角留足了空間。
所以,小成本電影和文藝電影,往往才是潛規則的高發區。
所謂的潛規則,也不一定非得是男女關係。
也有人情關係。
就比如今晚戛納海邊酒店的戶外雞尾酒會上,周不器看到了《阿黛爾的生活》的另外一位女主角蕾雅·賽杜。
這是穿著衣服見麵的,可周不器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
因為後世中她演了很多好萊塢電影,比較有名。
周不器還挺奇怪呢。
《阿黛爾的生活》裡更出彩的明明是阿黛爾,怎麼電影成功之後,反而是蕾雅·賽杜抓住了機會,獲得了好萊塢的青睞得到了那麼多表演機會。
交談幾句,蕾雅·賽杜就自報了家門。
原來是關係戶!
而且,跟周不器還很有淵源。
蕾雅·賽杜是電影世家出身,他的爺爺曾經是百代影業的大老板。百代影業曾經是歐洲最大的電影公司,旗下有一個音樂部門,叫做百代唱片。
後來好萊塢統治全世界,歐洲電影就衰落了,百代影業就不行了。
倒是背靠著強大的歐洲音樂,從百代影業裡分拆出來的百代唱片越來越好,成為了世界級的唱片公司。
前幾年在周不器的一番資本運作之下,被紫微星環球給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