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周不器之前一直就很想做的事,國內的聾啞人比例是世界之最。一個原因是打針打錯了太多人,造成了耳聾;還有就是實在缺錢,醫療保障跟不上,慈善保障也跟不上。
周不器剛從美國回來,在這方麵就深有感觸。
美國的醫保製度也很糟糕。可美國有許許多多的慈善基金,如果遇到困難了,可以向這些慈善機構申請資助了。
國內的富豪們,哪怕有各種政策和輿論上的要求,要讓他們去捐款,可捐款的還是太少了,慈善產業很不成熟。
很多時候,“聾啞”是一個統一的詞,隻要“聾”,就會“啞”。
因為在人小的時候,發聲係統的發育要跟聽覺係統相匹配,要是一個人連聽都聽不到,也就不可能去學習彆人去說話了。
一直不說話,久而久之發聲係統就退化了,就很難說話了。
相反,如果是一個成年人,後來因為意外事故失聰,或者是老年人歲數大了,聽力下降了,這就不同了。
即便他們什麼也聽不見,可他們還能說。
有很多人,隻是聽覺障礙。
之所以變啞了,主要就是因為在很小的時候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如果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植入耳蝸,孩子就能聽見了,就能說話了,就會跟正常人無異。
周不器有一個遠房的堂哥,就是小時候打針給打錯了,就聽不見了。那時他都五六歲了,本來能說話的,後來慢慢說話的能力就退化了,現在就變成了聾啞人。
即便前幾年給他配了耳蝸,又重新能聽見了,可說話的功能還是失去了。
周不器深知,這不是個例。
他做慈善,就一定得做出點符合身份的大事出來,這就是他挑選的一個賽道。從遠期來看,一定是腦機接口,靠著意念控製,利用人工智能來輔助。從近期來看,則是技術成熟的耳蝸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缺點就是太貴了。
周不器要把這件事搞起來,就拉來了賀陽、孟厚坤和郭丹,要成立紫微星公益基金會,第一個要做的大項目,就是讓全國的聽障新生兒,都能聽見聲音!
這個基金會的會長人選,不是孟厚坤就是郭丹,看他倆誰願意參與進來。
因為這是個比較專業的事,郭丹還專門從協和醫院請來了耳鼻喉科的方主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方主任說“根據官方的統計,我們有2億人多歡迎聽障……”
孟厚坤一聽,嚇了一跳。
一個好一點的耳蝸,少說也要十幾萬,2億多人?
這是要乾啥?
孟厚坤就趕緊說“老年人隨著年紀增大,聽力自然下降,這不在我們的計劃之內。”
方主任道“可即便是這樣,國內的聽障群體規模也非常龐大,肯定是超過2500萬的。”
孟厚坤笑嗬嗬。
這特麼的!
哪怕紫微星財力再怎麼雄厚,也不可能覆蓋這麼廣的範圍啊,這得是幾萬億的投入……這得是國家力量才行,根本不是一個民營企業能觸及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