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心說果然如此。
他早就有所猜測了,以卡爾·伊坎這種為非作歹的性格,就不可能對雅虎輕拿輕放。雅虎是一塊大肥肉,他運作了好幾年,卻連口湯都沒喝上,豈能甘心?
隨著楊誌遠卸掉了雅虎的全部職務離開,真相就一點點地暴露出來了。
周不器歎息道:“有必要嗎?生意場上都是朋友,如果真這樣做了……以後你在矽穀的投資會更加地艱難。”
卡爾·伊坎道:“我也不願意,但這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實話實說,如果有彆的選擇,我也不想跟雅虎的創始團隊把關係鬨得這麼僵。”
“如果雅虎的案子不能順滑的解決好……”周不器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華爾街麵對任何行業,都有著碾壓級的智商優勢,除了矽穀。如果雅虎的案子處理不好,你在矽穀就會寸步難行。雅虎雖然在勢頭上不如前幾年了,可雅虎依舊是雅虎,仍舊是矽穀互聯網行業裡的一麵重要旗幟。”
卡爾·伊坎失笑道:“奈飛?”
周不器擺了擺手,“不僅是奈飛,我聽說你對戴爾的退市有興趣?”
卡爾·伊坎就沉默了。
時代已經變了,曾經威震世界的pc巨頭們,一個個都掉隊了。像歐洲、日企的那些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放棄pc業務了。
這個行業已經高度集中化,形成了惠普、戴爾、聯想三駕馬車的壟斷時代。
雖然是三駕馬車,受到時代的衝擊也是一個比一個慘。
聯想想轉型做智能手機,在國內也打出了“中華酷聯”的名氣,可當下的勢頭甚至還不如剛誕生沒一兩年的小米;惠普去年花了100多億美元買了一家英國的軟件公司想轉型,等交易換成了,才驚愕地發現,那家軟件公司財務造假,根本不值那麼多錢……
惠普本來就陷入困境了,結果這波操作直接吐血沒了半條命。
戴爾的日子一樣困難,已經放出了私有化退市的信號。
卡爾·伊坎就關注了戴爾退市的案子。
他打算跟黑石集團聯手,從資本的層麵,跟戴爾公司的創始人戴爾先生掰一掰手腕!公司的退市,很多時候都是有貓膩的。
比如盛大從美國退市。
怎麼退?
當然是想辦法,讓盛大的賬麵很差勁,越來越差,讓盛大的股價越來越低、不斷走低。等低到一個程度了,就可以用極低的價格,把散落在二級市場裡的股票買回來完成退市了。
類似的操作,七八十年代的港股真是太多了。
比如那位喜歡跟女明星交往喜歡玩高爾夫球的劉大富豪,他的發家之路,玩的就是這種套路。他的公司,先後四五次地進行上市、退市、上市、又退市……
拿出一個漂亮的財報,然後去上市了。
去市場裡融來了一大筆錢。
等時機差不多了,公司的財報就非常糟糕,股票大跌,他就以極低的價格把當初賣出去的股票都買回來,完成了退市。
退市之後,公司稍微改組,財報又亮瞎眼了,就又可以上市圈錢了,又大賺了一筆。
然後接著財報糟糕,接著退市……
幾次操作下來,他就成了港島前十的大富豪,跟女明星打一場高爾夫球就能開價1000萬港幣……根本不把錢當錢。
要麼說還是馬老板是良心企業家。
阿裡在港的股價現在才6港幣,阿裡要進行退市。
不過,他沒有按照現在的股價來退市,而是選擇以超過13港幣的發行價來完成股票的回購,來退市。
多少錢賣的,就多少錢買回來。
至少要在大麵上過得去。
戴爾先生也是一代科技領域的領袖級企業家了,不過他跟馬老板的層次還是差了點……戴爾公司想戰略轉型、想業務重組,上市的狀態下也可以搞,為什麼一定要退市?這個過程裡,一定也會有一些見不得光的東西。
卡爾·伊坎對這種事情的嗅覺最是靈敏。
就穩準狠的要衝進去。
這個案子要是做成了,那可比運作雅虎的案子更賺錢!雅虎的內部派係那麼多,又是上市公司,公司的財務層麵一定要做到公開透明、實實在在,誰敢玩貓膩,那就是給反對派出手的機會。
戴爾就不一樣了。
創始人戴爾先生出山救場,上下都是一條心了。沒有了反對派的監督和審查,上令下行一派專權,就一定做不到公開透明,就一定會存在貓膩。
有貓膩存在,就有著巨大的利益空間。
一般的人可能還膽小,不太敢走這種鋼絲,卡爾·伊坎怕啥?他找來的幫手黑石集團,那也是為了賺錢不用命,根本就不怕。
這也是卡爾·伊坎要趕緊結束雅虎的案子的原因。
搞定了雅虎,他好抽出精力來定向攻堅戴爾。